一、经济风险外溢,全球化学工业战略收缩
①日本乙烯设备利用率继续走低。日本石油化学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日本乙烯设备利用率为81.5%,略高于2022年12月的81.4%,但依然连续6个月低于90%的景气晴雨计目标值。
解读:日本乙烯设备利用率连续数月低于景气晴雨表目标值,第一个原因为内需下降,日本2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7.7,已经连续4个月呈下降趋势,并且低于荣枯线水平,叠加国内因电价上涨导致家庭消费下降,乙烯下游行业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外需疲弱,全球市场需求处于低位水平,日本聚丙烯、聚苯乙烯等主要树脂出口量低于去年同期。
②美两大石油公司收缩全球布局。美国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准备缩小在全球的业务版图。目前,这两家公司在大型国际石油项目方面有所收敛,转而专注于更有利可图、离本土更近的资产。
解读:2022年美国石油企业投资回报率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缘冲突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出口利润可观。根据各大机构预测原油价格在未来5-10年内大概率高价位震荡,因此未来大概率投资收入比例依旧可观。然而在东南亚、西非、俄罗斯等地区具有更高昂的边远地区钻探成本,另一方面地缘冲突导致两大石油巨头海外产业损失严重导致它们更专注于投资美国本土资产。最后一点是国际石油公司的重点逐渐向低碳业务倾斜,美国本土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更加绿色
低碳并且成本低廉利润可观。国际石油公司发展道路发生根本性改变,保持盈利能力稳定提升成为各大投资者关注的锚点,公司盈利需要优先分红而不是扩张产能。由此可见原油开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成为低碳环保趋势。
③亚洲聚烯烃产能过剩局面将加剧。由于欧元区深陷经济衰退局面,亚洲聚烯烃产能过剩局面造成的行业影响还将加剧。
解读:亚洲聚烯烃供应过剩的原因可以从供需两个方面分析,首先是需求前景不佳,欧洲是全球第二大HDPE和LLDPE净进口市场,欧洲在面临高通胀的背景下需求疲弱,导致中东和亚洲主要聚烯烃出口国受阻。同时亚洲复苏动能减弱,房地产行业复苏陷入僵局,导致亚洲聚烯烃需求减弱。
④VCI再次下调2023年化学品产量预期。8月,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表示,预计2023年德国化学产量(不包括制药)将下降11%,而此前预测的产量为下降8%。如包括制药,德国全年化学品产量降幅估计为8%,而此前预测降幅为5%。
解读:德国化学工业协会此次下降预期主要基于了两方面,首先是上半年表现不足,德国上半年化学品产量同比下降16.5%,其中石化品及衍生物产量下降21%,聚合物产量下降19%,另一方面是欧洲整体的技术性衰退导致需求低迷,德国化学和制药销售额同比下降11.5%,为1140亿元,国内销售额降幅较大,为15.5%,至420亿欧元;其出口下降8.5%,至720亿欧元。综合来看,欧洲化工企业“业务状况疲软”,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因此VCI下调化学品产量预期。
⑤监管从严令美国化企承压。9月,美国化学理事会(ACC)宣布,该机构对所属成员单位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美国化工行业面临的不利因素已从供应链限制转向监管从严。
解读:美国化学品制造商由于终端市场的需求减弱,其销售和产量数值都在走弱。与投入/原材料、能源和运输相关的生产者成本在第二季度继续回落,而劳动力成本则加速上升。此外,与之前的调查相比,最新调查中美国化学品制造商们对监管环境从严的担忧有所上升。美国环境保护署就气候变化和环境中立问题,提出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法案,同时,机构已把重点放在是否重启化学设施反恐标准(CFATS),该标准可能会因附加条款增加化工公司成本,但不会对提高现场安全作出任何贡献。化学品制造商们一直在应对美国业务的监管负担,或将阻碍化工行业发展。
⑥巴化企高管:PVC产能过剩仍将持续数年。11月,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第43届拉丁美洲石化和化学协会(APLA)年会上,巴西Unipar公司聚氯乙烯(PVC)业务总监亚历山大·卡斯特罗表示,全球PVC需求已经开始改善,但PVC过剩产能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消化。
解读:全球的PVC产能仍然超过了全球需求。欧美的高利率环境推高了借贷成本,打击了住房贷款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虽然逐步迈入边际改善通道,但是对于PVC的需求依旧偏弱;美联储加息对中小型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冲击较强,房地产行业发展受到影响。建筑行业最为PVC最主要的市场,还面临了PE、PP、瓷砖等材料的替代性冲击,虽然有医疗等新领域需求,但是实质性的需求改善进程比较缓慢。
二、“双碳”背景下,全球化工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
①食品包装巨头减碳怎么做?全球领先的食品加工与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利乐公司披露了其在中国的碳中和进度:目前,利乐中国使用的电力已100%获得经I-REC认证的绿色电力证书。
解读:利乐作为全球领先的食品加工和包装公司,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下,实现致力于实现“双碳”目标。首先在能源使用方面,2022年利乐中国使用的绿色电力总量达141447兆瓦时。利乐昆山一体化生产服务基地太阳能光伏板也于去年年底投入使用,年发电能力约为1200兆瓦时,可减少850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在使用材料方面,利乐还在包装中使用植物基塑料取代化石基塑料,增加包装中可再生材料的比重,并通过保持原木制浆的颜色和纤维纹理,降低纸板涂层工艺过程中的碳排。为包装行业实现节能减排之路树立优秀榜样。
②三井化学宣布关闭位于岩国大竹工厂的PET装置。11月21日,三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宣布,将于2024年10月(计划)关闭岩国大竹工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工厂。该工厂PET产能为14.5万吨/年。
解读:三井化学于1984年开始在岩国大竹工厂生产PET树脂,其PET业务随着饮料PET瓶需求的增长而稳步扩大。但是,自2013年以来,全球PET扩能扩产潮流开启,产量年复合增长率约7%,造成全球产能过剩,低成本的海外产品的进口量增加,同时环保要求让再生PET瓶的需求增加,迫使公司PET工厂在低负荷下运营。三井化学综合考量下决定关闭PET树脂工厂,从而投入到绿色材料和基础材料业务领域,构建持续发展的稳定收益业务基础。对于化工行业来说,部分老旧化工产能已经失去了成本竞争力,业务组合转型和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必经之路。
③德超半数企业担忧能源转型影响其业务发展。9月,德国工商联合会(DIHK)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大多数德国企业认为能源转型将对其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只有13%的企业认为对他们的业务有利。
解读:德国工商联合会每年都会进行这项调查,并且计算出“能源转型晴雨表”,其中非常不利为-100,非常有利为正100,今年晴雨表数值为-27,较2022年的-7显著恶化,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德国能源密集型企业对新能源转型信心有所下降,对其竞争力担忧有所加剧。德国制造业表现空前低迷,8月制造业PMI为39.1。今年以来,德国生产制造业持续加速衰退,其经济在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越来越大,其新订单指数和积压订单指数都呈现了显著下滑,是自2020年初以来的最快的下滑速度,企业在经济环境不佳的冲击下同时面临了能源转型带来的成本压力,造成了大多数德企认为新能源转型影响其业务发展,德国新能源转型之路遭遇阻碍。
④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三届会议召开,各方商讨制定解决塑料污染的国际协议。11月,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三届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本次会议为期7天,旨在制定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解读:目前全球每年的塑料污染高达4亿吨,在全球新兴国家发展迅速,传统发达经济体平稳发展的背景下,塑料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使用量逐年递增,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2040年这一数值将会翻倍。根据联合国的展望报告来看,如果各国和企业利用现有的技术,在政策和市场的配合之下,2040年塑料污染将会减少80%,也就意味着治理塑料污染存在巨大的空间。联合国此次商讨制定国际协议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多个缔约方达成统一目标,作出合理的让步和牺牲,促进数量回收、循环和再利用,治理塑料污染,推动再生塑料行业发展。
⑤陶氏董事会批准零碳乙烯装置投资。12月,陶氏公司宣布,公司董事会已就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萨斯喀彻温堡的Path2Zero投资项目作出最终投资决定。该投资将在萨斯喀彻温堡新建全球首个净零排放的一体化乙烯裂解装置及衍生物生产设施。
解读:该公司将在2024年开始建设这一项目。新项目预计将分阶段上线,第一阶段将于2027年投产,增加约128.5万吨/年的乙烯和聚乙烯产能;第二阶段将于2029年投产,增加约60万吨/年的产能。该项目采用林德的空气分离和自热重整技术,将现场的裂解装置尾气转化为氢气,氢气将作为清洁燃料供应现场的炉子。此外,二氧化碳排放将被捕获和储存,减少约100万吨/年二氧化碳当量的现有排放量,同时减少该基地新增产能所产生的所有排放。该公司运用加拿大西部的天然气价格较低,实现了乙烷价格的成本优势,同时该工厂能够运用当地的二氧化碳运输和储存基础设施,增强脱碳能力,形成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工厂之一。
⑥寒冬将至!利安德巴塞尔拟继续关停计划。12月,据欧洲塑料网报道,利安德巴塞尔公司(LyondellBasell)或将继续“内部清理工作”:公司将审查欧洲工厂的盈利能力,管理层可能会砍掉利润率低的工厂。此前,利安德巴塞尔曾在9月宣布开始与地区工会进行协商,以管理因关闭意大利布林迪西两套聚丙烯生产装置中的一套而可能出现裁员。
解读:2023年9月以来,北美、意大利等国家关停了聚烯烃生产产能,主要原因是未来供应过剩导致聚烯烃产品利润微薄。全球聚烯烃生产面临严峻形势,导致部分装置停产
。利安德巴塞尔公司计划将厂区改建成循环材料厂,此外公司在墨西哥湾的环氧乙烷生产也在寻求类似方案,旨在通过利用高品质的再生材料提高工厂利润率。2023年,该公司积极和农膜回收商、旧塑料废料回收公司合作,布局可再生塑料市场。全球的聚烯烃工厂产业转型正在持续,二次塑料包装的循环利用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老旧产能的关停也将缓解行业内供应过剩的情况。
⑦鲁姆斯世界级生物基聚丙烯项目签约。12月讯,鲁姆斯技术公司宣布,已与Citroniq Chemicals签署技术许可和工程设计协议,将在美国建设绿色聚丙烯(PP)工厂,以满足市场对可持续PP激增的需求。
解读:Citroniq Chemicals将为该项目投资超过50亿美元,并将在北美建立第一个世界规模的可持续生物PP生产工艺。该工厂计划于2026年开始生产,同时可实现约120万吨/年的固碳能力。从生产流程来看,首先将玉米加工成可持续生物原料乙醇,通过光合作用将玉米吸收的二氧化碳封存在液体产品中,而乙醇则被加工成PP、水和副产品。生产过程消除了对传统化石燃料碳氢化合物的使用,实现全生命周期碳负平衡。2023年全球生物基塑料生产规模约为450万吨,到2027年预计年均增长14%,其需求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削减一次性难降解材料应用场景的背景下,保持高速增长,市场空间广阔。
⑧欧洲议会通过塑料包装削减目标。12月,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减少欧盟塑料包装总量的具体目标。根据该目标,欧盟到2030年将把塑料包装总量减少10%,到2035年减少15%,到2040年减少20%。
解读: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每个欧洲人每年产生近180公斤包装垃圾,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将会进一步增长19%,塑料包装废弃物甚至增加46%。为此早在2022年11月30日,欧盟委员会就发布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条例提案》,首先考虑的是保证统一的法律框架,平等应用于所有欧盟国家,同时制定有效措施实现绿色转型和自有资源市场。但原有的《绿色新政》《欧洲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等一揽子政策难以和新政策相呼应。本次条例在原有提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深化细节,为欧洲节能减碳给出了一些具体目标和举措。对于塑料行业来说,超薄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包装产业链将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