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推演未来,信息创造价值。今日重点关注:
政策视角
产业: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发布
宏观:国务院出台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数据解读
宏观:美国1月PMI制造业创15个月新高
产业观察
金属:2023年全球粗钢产能24.986亿吨
能源:我国首个岩洞储氢和地下分布式储氢的科研中试基地项目开工
以下为详细内容:
政策视角
【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发布】1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山东省肥城市300MW/1800MWh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56个项目列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卓创资讯赵渤文认为,从双碳角度来看,能源端的脱碳是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能源使用过程排放的碳约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超过85%;而能源端脱碳的重要方式,即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同时通过电力完成对工业和交通用能的替代。而进一步来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建设过程中,储能成为了必要条件,只有相应的储能配套完善,才能避免“弃风弃光弃水”
,才能在输电建设的空档期,真正联通发电端和用电端,实现绿电应用。因此,近几年储能项目的建设正迎来蓬勃发展时期。从储能项目的分类来看,主要有势能储能(抽水蓄电、压缩空气储能等)、电化学储能(储能电池)以及氢储能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项目既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或将面临市场迅速饱和的风险。
【国务院出台政策发展“银发经济”】《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作为国务院2024年1号文件发布以来,银发经济成为开年热点话题。《意见》具体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其中明确提出,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围绕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中央财政支持银发经济领域科研活动,加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对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
卓创资讯刘舜心分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1.1%,已经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我国银发经济约占GDP的6%,远小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超过22%的水平,这就意味着银发经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本次《意见》作为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续接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首次专章提出的“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此次政策具有一定的发展指导意义,它给予了产品层面的发展方向,旨在引导企业围绕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开展技术研发和突破,充分刺激我国内需。
数据解读
【美国1月PMI制造业创15个月新高】美国1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50.3,为15个月新高;制造业产出指数录得48.7,为2个月新高;服务业PMI初值录得52.9,为7个月新高;综合PMI初值录得52.3,为7个月新高。
卓创资讯孙继森分析,从此前美国12月份超预期的ISM制造业PMI中发现,美国现阶段短期存在制造业热度的上涨,并且该上涨可能来源于美国中高端制造业的回流,超预期来源于市场预期过低。而从美国目前1月份的升至荣枯线以上的制造业PMI来看,美国经济的韧性仍然足以支撑美国短期经济,这也将继续滞后美联储降息开启的时间周期。展望其影响,对于提前计入降息预期的黄金、铜、原油等,短期存在下压动能,而对于未计入降息周期的商品来看,其价格的上涨周期也将被递延。
产业观察
【金属:2023年全球粗钢产能24.986亿吨】根据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到2023年底,全球粗钢产能达到24.986亿吨,比2022年增加5710万吨,增幅2.3%,相比2019年增加9160万吨,增幅3.8%。这也是10年来,全球粗钢产能首次年度增加5000万吨以上。
卓创资讯高恒宇分析,从经合组织发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全球粗钢产能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增长,但是粗钢产量并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全球粗钢产能与粗钢产量之间的差距预计从2022年的5.561亿吨扩大到2023年的6.108亿吨,反映出全球钢铁需求仍然偏弱。从未来的产能增长规模看,东盟和印度或将成为钢铁产能增长的主要地区;从增产产能结构看,在碳排放的限制下,多数新增产能或将以电弧炉为主。未来随着更多粗钢产能的投产,全球钢铁行业的竞争或将更为激烈,同时在减少碳排放的要求下,或将推动全球钢铁企业加速在氢冶金以及电弧炉的发展。
【能源:我国首个岩洞储氢和地下分布式储氢的科研中试基地项目开工】1月21日,深地储氢高峰论坛暨湖北大冶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项目签约开工仪式在大冶金湖举行。该项目是湖北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首个岩洞储氢和地下分布式储氢的科研中试基地。
卓创资讯赵渤文认为,“储氢”是氢能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纵观氢能产业链条,从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各环节来看,储氢的讨论相对较少,但不可谓不重要。本次开工的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岩洞地质体储氢项目,是对新储氢技术和新储氢模式的探索和研究,通过研究探索,能为后期氢能利用推广时大规模储存提供技术保障和规程规范。同时,据悉该项目也不仅包括储氢,还包括制氢工厂和三座油、氢、电三位一体综合能源站,目前项目所含的内容已全面铺开建设,其中制氢工厂和一座综合能源站预计在2024年6月前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