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发布,对2025年底前各行业的减碳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对于重点排放单位来说,做好节能降碳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以及更清晰的思路。总体来看,商品价格波动会有、企业压力也会有,但长期来看做好节能降碳才是经营的“最优解”。
一、政策对比:节能降碳目标总体调整不大,更加量化和细化
提到双碳方面的政策,就不得不提及双碳的“1+N”政策体系,其中“1”指的就是2021年10月24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两大总领政策制定了分阶段的能耗目标、减排目标、能源转型目标以及碳汇目标等内容。其他配套的“N”则包括了分行业政策(如各行业的碳达峰行动方案、能效约束和减碳行动方案等)、分区域政策(如各省的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区域规划等)以及分时间周期的政策(如本次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作为“N”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制定也在“1”的框架下制定,具体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对比“1”提出的目标和此次《行动方案》的目标来看,此次提出的目标并没有进行大的调整,只是做了量化和细化,这其实也与近几年多方在碳数据核算方面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掌握了各行业具体的碳排放数据,才有了此次《行动方案》制定的具体节能和减排目标。
另外,对于大宗商品行业而言,需要关注的是《行动方案》还对几大重点排放单位(即能耗和排放量比较高的行业)的能耗降低及碳减排制定了目标(见表3)。从分行业的节能和减排目标来看,此次一共列出了四大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其中石化化工行业的节能要求和减排要求最高,(到2025年底)节能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1.1亿吨,钢铁次之,随后是建材和金属。分行业的目标制定实则充分考虑了不同行业的行业规模、发展阶段、产能分布、未来需求、用能情况以及转型难度,最终给出了如下的节能/减排目标。
当然,《行动方案》还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了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并从四大方面完善了节能降碳管理机制。
二、遵循政策指导,如何节能降碳
首先,第一要务是搞清楚如何核算产品和企业的碳排放,其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碳”索大宗:聊聊碳足迹》(https://csca.sci99.com/news/47737689.html)中介绍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中常见的产品的排放因子可以从国家相关的标准中查到,如电力排放因子,2024年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中,对2021 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测算值为0.5568kgCO2/kWh,按照这一因子,结合用电量就可以测算出某产品/某企业2021年在电力方面的碳排放(范围二),当然如果是使用绿电或者购买了绿证,那么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电力排放的抵扣。另外,其他产品的排放因子也有相应的测算值,具体需要查看相关文件标准,若当前难以查到官方标准,可以大致参考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的《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中相关排放因子,用来测算碳排放数据和碳足迹。
接下来,在明确了努力方向后,行业可以在《行动方案》的指导下进行节能和降碳的规划布局和安排。从《行动方案》可以看出,几大重点排放单位的行动也匹配了上述的碳排放范围(范围一、二、三)进行:生产过程的节能降碳主要包含四个方向:
1.产能控制:严控新增产能、优化存量产能结构、实行减量替代、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2.技改升级:引入低碳、绿色、节能的新型技术,完成产业升级(此处可借力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红利);
3.能源替代: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完成能源转型,推动电气化转型;
4.和循环利用: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的再加工和利用)。
另外,还需要在建筑建设、交通运输、公共管理等方面共同发力,推动整体的节能降碳。
三、节能降碳政策细化,如何看待商品价格波动
此次节能降碳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市场不小的关注,相关商品的从业者也纷纷询问《行动方案》的出台是否会引起商品市场的变化和波动。综合分析来看,《行动方案》的出台并不会对商品市场造成重大影响,或许会引起市场关注,由于情绪的短期升温而带动商品价格上涨,但长期来看政策是温和的,是对前期政策的延续和细化,并没有改变短期商品格局,也不会引动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其原因有二:第一是政策的连续性是可见、可追溯的,同时我国双碳政策制定已经成体系、系统化,政策温和有力。正如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本次《行动方案》制定的目标并不突兀也不突然,是对政策体系时间轴的完善延续,具体量化和细化,不是突然提出,也没有突然拔高要求,市场是可以适应的。当然,仍然会有人对于2021年下半年的行情“心有余悸”,但其实当前的商品供需并没有出现当年的矛盾,我国的能源供应也保持相当的充裕度,极端行情出现的概率较小。
其次,需要了解清楚商品价格构成中“碳”扮演的角色和构成的部分,就可以从容应对政策的变化和市场的演变。碳排放,对于企业和商品而言,更多的体现在成本变化上,进而由成本传导至价格。随着节能降碳要求的提高,以及碳市场的不断扩容,重点排放单位都将面临一个问题:碳排放成本的增加。那么碳排放的成本如何计算,怎样影响商品价格,未来的商品价格中如何计入“碳”?
碳排放的成本,一方面是体现在基本面的变化:主要包括上文提到的产能调整带来的供应收紧,运输工具(运输工具的能源选择)的变化,以及下游行业对低碳原料需求增加而高碳原料需求减少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影响商品的产销存运等各个环节,进而体现在商品生产成本的变化中。
其次,需要考虑碳市场的影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的运行逻辑在此前的“碳”索大宗系列文章中多次介绍,就不再赘述。仅需要弄清如何计算生产产品的碳价成本如何计算,简单来看,纳入碳市场后的碳成本计算遵循这一公式:
碳排放成本=(实际排放额—免费配额)*碳配额价格。
由于当前的全国碳市场基本为足额免费发放,因此对于纳入的行业而言仍有较长的调整时间和较大的调整空间。后期随着碳排放的要求提高,免费配额的比例也会随之下调,重点排放单位也将面临更高的减碳要求(或选择更高的碳排放成本)。
因此综上来看,短期商品价格的波动或来自于市场情绪的变化,但长期来看减碳仍然是关乎利润和利益的良好选择,是经营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