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论坛:价格延续跌势,寄希望于政策端利好释放
来源:卓创资讯 韩月4    发布时间:2024-07-30

【导语】7月26日,卓创资讯研究院举行第一百二十一期研究例会。本期仍围绕“价格下跌还会持续多久”展开,近期价格调整幅度过大,在政策端政策利好开始释放的背景下,价格止跌企稳或并非遥远之事儿。

主持人:赵渤文

编辑:刘新伟

执行编辑:韩月

参会人:孙光梅、刘新伟、董延洁、赵渤文、曹慧、李训军、梁曦玥、刘舜心、张凤、高恒宇、孙继森

核心观点(发言顺序):

宏观研究员刘新伟:过去一周市场关注点依旧在体感本身,而市场需求依旧无法形成对价格的支撑,偏弱态势延续。

能源研究员赵渤文:高温托底能源商品,供需宽松压制上涨幅度。

能源研究员梁曦玥:技术上来看,油价下周或迎来反弹。中短期维持对8-9月看多观点不变,但今年三季度涨幅和“天花板”价格预计低于去年同期,可能也低于今年4月的年内高点。

能源化工研究员李心悦:季节性需求淡季,聚烯烃期价承压。

过去一周国内大宗商品延续下跌调整趋势,连续三周收阴线;股指期货总体下跌,经历中旬上涨之后,上证指数在近3000点附近蓄力但未完成突破转而下跌;离岸人民币上周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多重因素支撑人民币价格向好趋势。具体来看,文华商品指数上周跌1.66%,跌势较上周有所放大,其中国内工业品指数下跌2.25%,农产品指数下跌0.09%;四大股指期货均有不同程度下跌,50股指下跌3.35%,300股指下跌3.21%,500股指下跌3.15%,1000股指下跌2.31%;国债收益率略有下跌,国债期货连续三周上涨,十年债与二十年债期货均创历史新高。

从商品表现看,除油脂和铁合金板块小幅上涨之外,其余板块均下跌。集运欧线延续下跌趋势但跌幅明显放缓。过去一周跌幅超2.55%。贵金属连续两周下跌,市场风险对冲需求有所减弱,上周下跌4.56%,跌幅最大;煤炭板块跌幅亦超过4%,黑色系总体偏弱,双焦表现不佳;有色金属、黑色建材、化工品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从技术形态上看,商品指数日线结构延续调整趋势,在前期(2月初)支撑位遇阻,多指标均共振向下;周线结构击穿布林中轨,或继续冲击布林下轨位置;7月月线收大阴线,连续两个月调整吞没4-5月涨幅。

宏观视角看,宏观驱动相对较为有限,尽管三中全会结束后,政策有发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加码,但对市场形成的驱动相对有限;市场的关注点依旧在需求本身,空头力量继续占据优势,暂未看到商品止跌迹象,市场寄希望于7月底召开的ZZJ经济工作会议上会有相应政策指导出台。

本期推荐关注:螺纹钢换标可能带给10合约的交易机会

国家发布最新的强制标准后,市场反应强烈,特别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新国标的切换对贸易商及贸易商手中的存量旧标库存会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各大生产企业和协会在积极救市,钢厂检修显著增加,供给端上的收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对价格的支撑,但市场恐慌情绪并未消除,基差低于全年均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新国标的执行带给现货市场的压力是显著的,在短时间内仍会压制现货(近期)端价格。

新国标率先在钢厂实现生产,逐步会形成对现货资源的替代,10合约交割前是否有足够的仓单完成注册值得关注。

从三大化石能源近期的整体表现来看,高温及其带来的制冷需求仍然为价格提供了下方支撑,但相对宽松的供需水平也制约了价格的上涨。从天气方面来看,目前加拿大南部、美国中西部、墨西哥北部、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地有35~40°C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41~45°C,阿拉伯半岛东部、阿富汗南部等地局地可达47°C以上。在高温的影响下,制冷的需求带动了煤炭、天然气的发电需求,对价格形成了支撑。但煤炭及天然气的供应均保持相对充足,天然气方面主要关注欧洲及美国市场,美国及欧洲天然气库存保持较高水平,供应链的阻滞(地缘风险和运输条件等)并没有矛盾深化或恶化的表征,基本保持稳定,供应充足;煤炭方面主要关注国内,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煤炭生产稳中有增,进口量同比维持高增长,同时国内煤炭库存(港口库存、电厂库存等)均保持相对充裕的水平,因此天然气和煤炭的供应在今年来看较为确定且稳定,这将有利于价格的稳定。

原油虽然价格一度下跌,但实则基本面有收紧的迹象,表现之一为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第四周减少,同时汽油、馏分油均呈现去库的态势。另外,结合炼厂开工降低、出口增加、SPR库存增长等数据表现来看,美国当前原油需求并不差,或许夏季出行不及预期,但出口、补库(补充SPR)等需求仍然表现尚可。供应的收紧对价格有托底的作用,但在美国政经局势的变化之下,市场仍然对油价的前景充满了担忧,诚然,这种担忧会随着尘埃落定而得以平息,在平息之前油价或仍然呈现较强的波动性。

国内的能源还需要注意电-碳耦合的表现。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提到了“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后期对于生产环节的能耗和碳排放要求将在双碳目标的通盘考虑指导下不断提高,随着制度、体系的出台和完善,各企业也将面临更多变化、挑战和机遇。另外,此前备受关注的重点排放单位——电解铝行业发布了《**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作为即将纳入碳市场的行业,其电力消费的碳排放情况是重中之重,《计划》指出“严格执行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加强阶梯电价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严禁出台电解铝行业优惠电价政策”,对于电解铝生产电价的要求和规定,也给了其他电力以外的企业以参考:高耗能、高耗电的行业,或许是时候在电力成本方面做出选择和改变了,购买绿电、绿证,推动能耗降低或提前布局碳市场。

后期提示:1.飓风季观测美墨湾地区的飓风对油气生产的影响,影响油气生产会造成供应收紧,拉高价格;影响港口运输会引起天然气满库,压低价格;同时影响油气生产和原油加工时需要看供(钻井)和需(炼厂)恢复的时间差。2.国内天气影响的能源供需,供应关注水电发电情况和新能源装机的消纳能否跟上装机节奏;需求关注高温带来的民用需求和制造业需求的增长。

本周原油价格周度级别连续第三周下跌。截至7月25日收盘,WTI和Brent主力合约结算价的周均价分别为77.81美元/桶和81.87美元/桶,较上周均价分别下跌4.05%和2.86%,是6月初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其中WTI由于前期涨势更强于布伦特,本轮下跌幅度也相对较大。

近期市场情绪偏冷,工业品基本都进入下跌调整状态,尤其靠近上游的原材料跌势显著。7月全球制造业PMI初值跌至荣枯线之下,显示工业生产活动出现疲软。原油价格在基本面未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自上周五开始持续下跌,主要也在于宏观预期走弱、商品市场普遍共振下跌。供需方面,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全面去库,成品油需求周度环比增加,WTI月差依然较强,成品油裂解价差也并未跟随油价大幅走弱,因此当前市场呈现现货强期货弱的反差格局。技术上来看,油价本周已跌至超卖区间,截至周四收盘,筑底形态基本形成,下周或迎来反弹。综合而言,维持对8-9月看多观点不变,但今年三季度涨幅和“天花板”价格预计低于去年同期,可能也低于今年4月的年内高点。

国内炼油方面,原油加工开工率和加工量周度增加。根据卓创资讯测算,本周炼厂综合炼油生产利润延续回升态势。部分炼油产品在原油价格下跌期间,受自身供需关系影响,价格呈现出一定的抗跌能力,其中石脑油和丙烷价格涨幅居前,汽柴油周均价跌幅不足30元/吨。短期内预计地方炼厂开工难有回升,主营炼厂开工相对稳定,汽柴油等产品供应增量有限,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后市关注建议:①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发言(影响降息预期和宏观情绪);②原油和汽油库存变动(若超预期累库或导致油价下跌);③中国炼厂原油加工量变化(三季度或回升,提振原油需求);④8月欧佩克+会议的表态(如果没有利多消息释放,对市场来说可能就存在利空影响,警惕“买预期卖现实”);⑤地缘局势走向(关注停火谈判进展)。

国际宏观,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2.8%,较一季度上涨1.4个百分点,二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2.9%,通胀率放缓,美国或将实现经济“软着陆”,美国二季度GDP超预期发展显示经济仍有支撑,经济发展向好对商品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但从制造业层面来看,7月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PMI均为收缩区间,制造业数据疲软表现强化经济衰退预期,终端需求不足将会使得商品价格仍然承压。

聚烯烃季节性需求淡季,整体需求偏弱,油价下跌使得成本支撑趋弱。利润压缩,开工率历史低位,装置检修损失量提升,但本周开工率提升下导致供给端进一步承压,期价盘面整体来看走弱趋势较强。

7月最后一周,PP生产装置仍全线亏损,其中乙烯裂解法和PDH制聚丙烯亏损严重,PE不同工艺生产装置来看,CTO和MTO生产装置利润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处于盈利水平,油制利润本周利润有所修复,但仍呈现亏损状态。产业链利润压缩下,聚烯烃生产装置开工负荷率处于5年同期历史开工低位,聚烯烃周度检修损失量较上周均提升,但本周随着部分装置检修完成,开工负荷率较上周也有所提升。从价格来看,本周生产企业市场报价下调,中游贸易商让利出货意向也较强。聚烯烃下游需求仍处于季节性淡季,PP下游BOPP、CPP和管材开工率均下降。

后期提示:1.国际油价变化  2.终端需求变化引起的聚烯烃价格变化。

声明:本文为研究院内部大宗商品周度讨论会会议纪要,仅供参考。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买入卖出商品的建议。

经营主体依据上述数据或信息、观点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均应当自行承担。

卓创资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依据卓创资讯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卓创资讯无关。版权声明

卓创指数|   指数定制

更多
卓创资讯
为中国争夺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