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共振期现联动,国内三大主粮飘红
来源:卓创资讯 孙光梅    发布时间:2025-01-23

核心观点:美农1月供需数据利好叠加天气因素,1月以来CBOT外盘连续两周收涨。外盘提振加国内政策、节前备库等利好支撑,2025年短短十几个交易日内小麦玉米稻米交易出现节前全线飘红。本周下游备货将逐步结束,且生产流通环节迎来更大范围的过节放假期,市场将趋于交易平淡,直至元宵后再复现正常交易气氛,期间市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外盘走势。

根据卓创红桃3数据,新年以来,截至上周五(1.17)收盘,国内三大主粮现货市场全线上涨,玉米上涨带动主粮比价提振,小麦玉米大米1-17日涨幅分别为0.3%、1.1%、0.1%,玉米涨幅最为明显。

1月上旬国内玉米小麦扭转12月跌势,大米延续12月涨势

回顾国内,12月份玉米小麦现货呈现下跌,其中玉米跌幅达到3.3%,中储粮于1月初及时叫停玉米轮储粮拍卖,并于1月11日宣布增加储备收购库点,扩大收储规模。东北华北地区一方面受增储消息利多提振,另一方面天气物流等向好利于玉米存储品质和运输,种植户挺价情绪较强,深加工企业小幅提价促收。贸易环节,随着玉米现货小涨,贸易商建库情绪向好,收购积极性提升,各因素共同促成玉米交易上行并扭转了12月的颓势。1月中旬后,天气晴好,为中长期库存提供了条件,因此在用粮企业刚性需求支撑下,玉米价格继续小幅偏强。

期货方面,受外盘和国内现货市场诸多利好因素的影响,截至1月17日当周大连盘玉米主力合约C2505结算价格上涨明显,期现市场形成联动。截至1月17日,大连盘主力合约C2505结算价格为2288元/吨,较前一周2225元/吨上涨63元/吨,涨幅2.83%。

品种 1月17日 1月初 12月以来% 1月至今涨幅%
大米 3812 3808 0.3% 0.1%
小麦 2357 2349.25 -2.6% 0.3%
玉米 2032.89 2011.7 -2.2% 1.1%

单位:元/吨,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一方面受消费需求不佳,另加上饲料行业的主粮比价影响,小麦在12月同样呈现跌势,跌幅达到2.9%。面粉企业利润不佳,年前备库的意向无明显增强,但1月份企业开工上升,受限于小麦价格涨势,面粉也同步上行。大米方面,在12月份小幅上涨,涨幅达到0.2%。进入1月份,市场延续12月上涨势头。

美农1月供需与天气因素双双支撑主粮上涨

美农最新1月供需报告中大幅调低陈季玉米供应(包括产量和期末库存),但上周(1.13)的谷物出口检验报告显示,美国玉米出口销售保持强劲,一定程度上利好玉米上行。天气方面,1月份市场担忧南美干旱导致对玉米产量影响,加上市场持续消化美农报告利多,国外玉米小麦期现货均开始上涨。尤其以玉米更为明显,接连两周,CBOT玉米连续上涨,上周涨幅3.03%,而前一周涨跌达到4.49%,截至1月17日,因担忧南美天气影响产量,CBOT玉米期货一度创下16个月来的新高,农户售粮节奏加快。现货方面,美湾2船期的2号黄玉米现货报价为每蒲5.5275美元,上涨2.3%。泛欧交易所3月玉米期约报收214.00欧元/吨,上涨0.1%;阿根廷玉米上河FOB报价为225美元/吨,上涨1.4%。巴西B3交易所玉米期货报每袋74.25雷亚尔,下跌0.9%。国际谷物理会(IGC)本月预测全球玉米产量为12.19亿吨,比之前的预测下调600万吨,同比降低1200万吨。

小麦方面,天气导致俄罗斯、美国主产区生长可能存在影响,另因黑海以及阿根廷出口对美国小麦的竞争以及IGC对小麦产量预测不变,促使小麦多空博弈,但受到大豆玉米等产品的比价提振,仍呈现出上行态势。市场担忧阿根廷主产区在小幅降雨后,仍面临高温干燥天气,或对玉米产生持续威胁。此外,作为世界第三大玉米生产国,阿根廷国内农民团体要求政府为该行业提供减税,称干旱导致农业行业于“危急”状况。

后市玉米小麦仍有支撑,但大米相对不乐观

外围利好仍存。从全球供需形势来看,2024/25年度全球玉米库存用量比为11年来最低值。乌克兰以及俄罗斯的玉米出口供应收紧,欧洲玉米产量为15年来次低水平,巴西玉米出口估计降至四年新低,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全球供需形势依然偏紧。美国玉米种植户在春播之前,将会考虑种子、农化产品和土地租金不断上涨的现实,因此低价售粮的积极性不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新政府的贸易政策以及南美天气。如果特朗普新政府对中国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可能引发这些国家的报复,从而打击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墨西哥是美国玉米的头号买家。天气方面,市场关注焦点是阿根廷天气。

小麦方面,俄罗斯是全球小麦重要的主产国和出口国。年初以来,黑海港口的FOB价格基本稳定,即使1月份俄罗斯下调小麦关税2%,但进口商利润仍不佳。从出口配额来看,上半年(2月15日至6月30日期间)的配额量仅占去年全年的36.5%。值得关注的是,从天气来看,2024年是全球温度最高的一年,该国当地气温偏高也导致小麦越冬受到一定影响。进入2025年后,天气对作物生产不利,后续生长状况预计将进一步恶化,或引发产量受损的担忧,基于此,下一年度俄罗斯小麦出口同比下降的可能性将升高。

大米方面,全球供应充足,价格涨势难有强劲动力。尽管日本大米创新高,但整体东南亚主产国如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滑,创下两年新低,印度价格同步下行至18个月低点。印度在两年禁令后解除了大米出口限制,导致全球供应增加,给包括越南在内的其他出口国带来了竞争压力。

国内方面主粮供应充足。统计局上周五(1.17)发布数据,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增长1.6%。其中小麦产量14010万吨,增长2.6%;玉米产量29492万吨,增长2.1%;稻谷产量20753万吨,增长0.5%。从进口数据来看,小麦玉米12月份进口同期下滑幅度均为两位数,分别为74.5%、93.1%,全年来看,三大主粮进口量均较上年下降,其中玉米降幅最高,接近50%,后续估计难以出现同比增加局面。

节前现货交易有限。国内临近小年,种植户节前变现的期望也落地,预计本周贸易商及需求终端春节前备货基本于本周前后结束,过节放假期氛围将导致市场将趋于平淡,直至元宵后再复现正常交易气氛。从天气来看,种植户对玉米余粮的存储条件较为认可,随余粮减少,将出现低价惜售。总体而言,随着下游企业恢复开工,2月下半月及3-4月期间,主粮现货价格总体适度偏强,但涨幅有限。在此期间,市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外盘走势。

卓创资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依据卓创资讯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卓创资讯无关。版权声明

卓创指数|   指数定制

更多

未能识别您的登录信息,请登录后查询您的客户经理联系方式或拨打4008115599咨询。

客户经理:
联系电话:
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