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双碳”新看点一:CCER
来源:卓创资讯 赵渤文    发布时间:2025-01-24

【导语】CCER,是与全国碳市场并行的另一条减碳“主线”,承载着自愿减排的重要任务和期待。2025年是双碳目标提出的第一个五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双碳目标重要窗口期的收官之年,CCER的进展能否交一个满意的答卷,牵动着诸多自愿减排项目投资者、开发者的心弦。2025年的“双碳”新看点第一点:CCER。

岁末年初,我国CCER频频传来“捷报”:新的方法学正式发布,CCER交易主体、交易方式、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规则性文件发布。相对应2024年的“不尽人意”,2025年让市场看到了更多的进展,也有更好的预期和期盼。

一、2024年的遗憾:未竟之志

CCER自2017年暂停,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市场对于重启CCER的呼声一直不断,2023年开始着手梳理重启事宜,2024年1月22日在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启动了全国CCER交易。如果说2024年重启后的CCER市场有什么遗憾,那无非是两点:无新签CCER减排量以及CCER交易清淡。

2024年9月,第一批申请CCER项目挂网公示。但截至目前只有一个项目完成登记,进入了减排量公示阶段。审批慢,没有新签发量,是2024年CCER的第一大遗憾。审批较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可以从CCER申请的流程、方法学涵盖的范围等方面进行推理。首先,从审批流程来考虑,现行的CCER申请主管部门是生态环境部,而旧CCER(2017年前)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审批流程可能会存在两部门的多次沟通和经验交流,以保证审批的公平合理。同时,2024年公布了5家DOE(CCER审定核查机构)可能也需要探讨、摸索审批的各个方面,毕竟是第一批项目,为了开个好头,审批也更加谨慎。最后,首批CCER项目审批备受关注,谁能拿到第一批配额,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其审批更加谨慎也合乎情理。

另外,CCER交易清淡。根据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披露的信息显示,全国CCER交易仅在2024年1月22日(即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开市当日)完成了37.53万吨交易,成交额23835280元,并没有进行其他交易。根据全国碳市场信息网披露的消息显示,2024年新的方法学之下并没有新签发的CCER,而根据北京绿交所2023年8月发布的《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交易相关服务安排的公告》的要求“2017年3月14日前已经获得备案的‘旧’CCER仍可在北京绿交所等九个交易机构继续交易,而市场重启后新签发的CCER则需在全国统一交易系统中交易”,没有新签发的CCER,自然也就形不成交易规模。

另外,与全国CCER只成交一单形成对照的是,地方碳市场的CCER成交活跃度明显增加。根据各大地方碳市场披露的信息显示,2024年地方碳市场中CCER的交易量约近2000万吨,较2023年上涨近30%。而由于一直在消化存量,CCER的价格也有明显的上涨,接近碳配额价格。

综合来看,全国CCER交易由于没有签发量而没有形成交易规模,这一点随着当前公示的CCER项目通过审批并签发自愿减排量而明显改善,CCER交易也将随之活跃,届时配合观察全国碳市场的碳配额供需情况,便可以分析CCER的供需结构及价格走势。

二、2025年的期待:快速有序发展

进入2025年,全国碳市场的发展也到了关键时期,CCER作为碳市场的半壁江山,也将进入“快车道”。值得期待的发展主要是市场交易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以及新方法学的出台两方面。

首先,审批流程可以进一步优化,既保证公平公正严谨可考可查,又需要尽可能 简化流程,激发社会各界自愿减排的热情。其次,需要根据市场发展,进一步开放多元化的交易模式,根据北京绿交所发布《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公告》,交易初期只允许挂牌交易,暂时不可以进行大宗交易和单向竞价,当然,这是基于市场运行的情况进行的规定,但拓展交易模式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市场,满足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开发者之间的合作模式。最后,也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金融衍生品,提高市场活跃度,并进一步促成国际间的CER互认,提升CCER的国际价值。

另外,方法学也将不断出台,涵盖更多的行业,激发全社会参与减碳的热情。CCER的意义,应当是激发社会各界的减碳热情,覆盖不同规模的企业和行业,让更多的企业甚至个人能够参与到减排行动中来,并获得减排贡献后应有的环境效益报酬;同时,也要兼顾到除了二氧化碳以外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方面。目前的方法学只有六个,分别覆盖的范围是林草碳汇(造林碳汇、红树林营造)、与绿证范围有重叠区分的发电(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电)、甲烷回收(煤矿低浓度瓦斯)和节能(隧道照明),这些还远不能涵盖可以对减排有贡献的领域,因此亟需补充。具体的方向目前可以参考旧的CCER项目,以及考虑当前市场呼声较高的项目,主要的方向包括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回收、生物燃料制备、生产过程节能等,具体项目如禽畜粪便处理、可再生生物燃料生产、CCUS项目等。

三、碳市场衔接:CCER的供需和价格展望

CCER的发展中,市场关注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价值”二字。CCER作为减排项目的环境标识,是减排项目兑现环境收益、降低减排成本的重要抓手,因此CCER项目的投资者、开发者特别关注CCER的供需和价格变化。

分析CCER的行情,其实与分析其他商品有许多共通之处。首先看CCER的“刚性需求”——碳配额履约。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给了三个行业2024-2026年三年的“启动阶段”让三大行业熟悉碳市场运行,提升碳管理能力,在此期间的控排思路是“免费配额”和“控制强度而不控制总量”,因此碳配额的供需情况变化更多体现在每年按计划收缩的免费配额,控排企业履约的压力增长平稳可控,碳配额供需矛盾较小,对CCER的需求大概率不会在短期快速增长。

其次,看CCER的供应,按照目前CCER的审批进度来看,2025年能够获得的CCER量必然是不足的。可以简单的量化一下,目前的履约规则使用CCER的上限是5%,如果按照当前四大行业的排放量(80亿吨)来计算,使用CCER的上限是4亿吨,也就是说只有签发量超过4亿吨,CCER才算是“刚需过剩”。目前来看预计的签发量要远低于4亿吨,这么看来CCER的价格不会低于碳配额价格太多。

另一方面,CCER的供需不仅要考虑用于履约,还要考虑CCER的附加属性——社会责任属性(公司声誉)。许多非控排企业购买CCER并核销,是为了践行社会责任(如ESG等),提高公司声誉,因此CCER除了“刚需”,还有许多“软需求”,结合了碳信用价值(碳配额履约)、社会责任价值、宣传价值等综合形成的价格。

因此,预计CCER未来市场的供需大概率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或呈现上涨的趋势,要高于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的价格。

2025年,是经济继续复苏的一年,宏观和微观均存在不同的挑战,企业运行、行业发展总体向好但个体仍然面临挑战。为了应对困难,推动转型,找到新的发展道路,“双碳”或将成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主线之一。从年初的重要会议以及各项政策中可以窥得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因此,掌握2025年“双碳”的新看点,也是把握2025年行业新的增长点。后续还将继续带来其他新的看点分析。

碳交易培训来了!碳交易,将成为未来的金融新宠,更是企业减排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人社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重磅推出《碳交易员》培训,参与培训完成线上考试,成绩合格后颁发碳交易员资格证书,该证书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网进行查询。

卓创资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依据卓创资讯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卓创资讯无关。版权声明

卓创指数|   指数定制

更多

未能识别您的登录信息,请登录后查询您的客户经理联系方式或拨打4008115599咨询。

客户经理:
联系电话:
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