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扩内需政策为化工行业带来的需求增量分析
来源:卓创资讯 彭小真    发布时间:2025-03-18

【导语】2025年,我国将以更大力度实施以“两重”(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核心的扩内需战略,化工行业作为基础原材料供应的关键环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今年两会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十大任务中的第一项;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提振消费。2025年,将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较去年增加1倍;拟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两重”“两新”,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2024年扩内需一揽子政策已显现强劲拉动作用:相关行业实现销售额1.3万亿元,其中家电、汽车产业贡献1.19万亿元直接销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3%,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5.7%。扩内需带来的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家电行业的能效升级,都在化工领域掀起连锁反应。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重构材料需求格局。2024年,乘用车以旧换新规模达680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7.6%。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增长,1-2月累计生产175.9万辆,同比增长48.1%;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49.5%,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据乘联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车产销量将达1600万辆,产业规模扩大引发材料需求结构深度变革,锂电材料、轻量化工程塑料成为核心增长点。在电池材料领域,技术迭代驱动相关材料需求增长,如正极材料中适配高端乘用车长续航需求的高镍三元材料(NCM/NCA)和磷酸锰铁锂(LMFP),其中LMFP通过引入锰元素实现电压平台提升,同步带动电池级硫酸锰消费。电解液领域,耐高压性能优越的氟代溶剂(如FEC),适配固态电池的环丁砜、己二腈等耐高压溶剂需求将不断增长。电池隔膜的核心涂层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其纯度关系到电池安全性,国内已有企业突破悬浮聚合工艺满足部分高纯度电池级PVDF需求。此外,汽车对材料需求将更注重其环保性能和电磁性能,将进一步释放对于低气味和低散发特性、具有超低介电常数等改性塑料的需求。

汽车轻量化趋势为改性塑料带来“以塑代钢”机遇2020年,工信部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35%的目标;2023年,科技部设立“新能源汽车整体式底盘轻量化材料与关键构件研发及应用”专项。汽车轻量化发展带来碳纤维、铝合金车身板等轻量化材料及聚苯硫醚等新型塑料市场需求上升。改性塑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进行改性,提高其性能,以改性PA(聚酰胺)、PPS(聚苯硫醚)、PEEK(聚醚醚酮)为代表的高性能材料,凭借耐高温、抗冲击性强等特点,正逐步替代金属应用于电池壳体、电机支架等关键部件。能实现较好的减重效果的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将拉动上游聚丙烯腈(PAN)原丝及环氧树脂消费。轻量化的结构胶(如环氧树脂基)和密封胶(如聚氨酯基)替代传统焊接工艺,用于电池封装、车身粘接等场景。

家电领域能效升级驱动材料革新。2024年八大类家电产品销售6200多万台,销售额达2700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超90%。2025年1-2月,家电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36%。家电能效升级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降低家电能耗需增加使用轻量化材料,如玻纤增强 PP、高聚合度 PVC 等改性塑料,通过添加增强纤维提升性能,逐步替代金属材料。另一方面,家电用料需满足耐候性、阻燃性、环保性及标准认证等要求,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4年11月18日发布的655项行业标准及6项行业标准外文版报批公示,其中QB/T 811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保温层技术要求》标准中规定冰箱用硬质聚氨酯密度应≤36kg/m3,热水器用硬质聚氨酯密度应在30kg/m3~40kg/m3之间,拉动了其核心材料异氰酸酯(MDI/TDI)的需求,当前中国MDI/TDI国产化率较高,但特种聚氨酯(如耐低温弹性体)因技术限制仍有赖于进口

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力扩围提振高端精细化工品需求2024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推动了工业设备制造所需的工程塑料、特种树脂需求上升。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支持范围向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领域延伸。电子信息领域设备更新聚焦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等方面,这将直接提高高性能电子化学品需求,如光刻胶、封装材料;同时,催生工业润滑油、防腐涂料的需求。设施农业的温室升级和滴灌自动化改造则带动聚乙烯、聚碳酸酯等塑料原料需求。整体来看,设备更新政策驱动下,精细化工品需求增长而传统原料需求分化。

在“两重”“两新”政策的持续发力下,化工行业融入新能源汽车、家电能效升级及设备更新的浪潮中。从锂电材料的创新突破到轻量化塑料的“以塑代钢”,从高能效家电的环保标准到高端精细化工品的国产化替代,材料需求的变革正驱动行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和政策支持加码,化工企业需紧抓绿色低碳与高性能材料的研发机遇,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卓创资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依据卓创资讯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卓创资讯无关。版权声明

卓创指数|   指数定制

更多

未能识别您的登录信息,请登录后查询您的客户经理联系方式或拨打4008115599咨询。

客户经理:
联系电话:
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