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推演未来,信息创造价值。今日重点关注:
数据解读
宏观-通胀:美国通胀下行趋势抬升降息预期
产业观察
农业-畜牧:荷兰获猪肉及副产品输华检验检疫许可
能源-新能源车: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进口总额三分之一以上
能源-需求:IEA月报下调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以下为详细内容:
数据解读
【宏观-通胀:美国通胀下行趋势抬升降息预期】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CPI同比增长3.4%,持平预期,较前值3.5%小幅下降;4月CPI环比增长0.3%,低于预期和前值0.4%。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美国3月核心CPI同比增3.6%,持平预期3.6%,低于前值3.8%;4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3%,持平预期0.3%,低于前值0.4%。美国CPI数据公布后,互换市场上调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速度的预期。
卓创资讯曹慧分析认为,4月美国整体经济数据表现为就业及通胀趋势的双转弱,尽管在此前的PPI数据中仍有部分因服务业带动的价格上涨因素,但从核心CPI来看,4月环比增速的放缓则意味着因由房租形成的通胀粘性正逐步回落,另外对于短期的交通保险服务费用的上涨,则更大程度上将受到高利率货币政策的引导。这也符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4日的银行家协会会议上的发言,其认为(基于美联储的通胀预期目标来看)服务通胀目标无需降至2%。另外同时期公布的美国4月零售销售额月率环比0增长,也进一步体现了当下美国通胀降温的迹象,并共同影响了市场对于9月降息预期的确定性。美股当日再度创下历史新高,美债收益率及美元同步走弱,同时对原油和贵金属也形成了强势提振。预计后续的4月美国PCE数据表现将成为令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关键考量,并对6月中旬的议息会形成预期指引。
产业观察
【农业-畜牧:荷兰获猪肉及副产品输华检验检疫许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荷兰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关于中国从荷兰输入猪肉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的规定,即日起,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荷兰猪肉(含可食用猪副产品)进口。
卓创资讯曹慧分析认为,荷兰作为我国猪肉进口贸易伙伴,其全年猪肉输华规模占我国猪肉进口总量比例超7.7%,是我国第五大猪肉进口贸易伙伴。根据海关数据显示,荷兰允许猪肉及猪副食品输华注册企业数量近30家,猪肉输华量2023年达到12万吨,猪副产品超1.4万吨。作为重要的猪肉贸易伙伴,其猪肉的传统出口路线多基于鹿特丹至上海航线运输,运输周期约在25天左右。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相关运输通道的逐步开通,荷兰对亚洲地区贸易路线也进一步拓展,蒂尔堡至成都、哈尔滨均已开通相关贸易专列,运输周期上明显缩短至15天左右,主要运输商品除制成品外,也开始逐步囊括粮农加工产品,今年1月对荷兰出口氨基酸正式发出,意味着中荷陆路运输规模的进一步提升。海关对荷兰猪肉及副产品输华检验检疫许可,根据法律对进境检疫许可申请变更要求来看,一定程度上或也反映了荷兰进境新贸易格局的调整可能。
【能源-新能源车: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进口总额三分之一以上】当地时间5月14日,世贸组织(WTO)发布最新博客文章称,到2023年底,按价值计算,电动汽车已经占全球汽车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卓创资讯赵渤文分析,全球各国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是明确的,需求增量是可预期的,中国电动汽车的生产具备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线,各国不会、也不能因为一些短期的限制而放弃中国的电动汽车。从今年汽车的消费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正在加速,而随着能源转型的逐渐深入,电力的供应增加会推动这一替代进程。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一直以“物美价廉”享誉全球,凭借对电动汽车“三大件”:电机、电池、电控技术的掌握,为全球多个国家提供优质的电动汽车。近期,市场对于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我国新能源车出口表示担忧,我国外交部也表示“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从市场角度来看,美国此次加征关税对我国新能源车影响不大,一方面我国对美国出口的新能源车较少,仅占我国新能源车出口总量的1.2%,实际影响有限;另外,我国新能源车的优势明显,目前来看其他国家“跟风”美国的可能性不大,我国新能源车的国际市场空间仍然巨大。
【能源-需求:IEA月报下调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国际能源署周三公布了5月份《石油市场月度报告》,报告认为,2024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110万桶,比上月报告预测小幅下调14万桶,因为交货量不足,特别是在欧洲,第一季度经合组织需求有所减少。
卓创资讯梁曦玥分析,在当前市场缺乏有效上涨驱动力、油价窄幅波动之际,IEA下调全球需求增长预期无疑是对市场的一个重大冲击,油价在报告发布后快速下跌,至EIA周报发布前累计跌幅近2美元。除了IEA之外,昨日OPEC在月报中表示,对2024年和2025年需求增长预期和上月报告评估一致,仍为220万桶/日,对需求往往较为乐观的OPEC也未上调需求增长预期,对油价来说也不是积极的信号。其中预计2024年经合组织将增长近30万桶/天,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非经合组织将增长约200万桶/天,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