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推演未来,信息创造价值。今日重点关注:
政策视角
宏观-政策: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化工-行业:国务院发布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石化化工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
双碳-能源:节能降碳方案要求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
产业观察
农业-大豆:美豆压榨利润改善空间有限
宏观-交运:策克口岸跨境铁路贯通,过货量大幅增长
能源-需求:高盛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4年达峰
以下为详细内容:
政策视角
【宏观-政策: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2024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其中还提到:
(1)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产能死灰复燃。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
(2)从严控制铜、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
(3)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
(4)加强建材行业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加强建材行业产量监测预警,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
卓创资讯刘新伟分析,《行动方案》中对近两年节能降碳行动做出具体安排,是2021年《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阶段性政策。《行动方案》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做出部分调整,比如对海上风电的政策由“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调整为“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对钢铁行业产能的控制由“严禁新增产能”调整为“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十四五”后两年原则上不得新增钢铁产能;对化工行业政策中新增“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
《行动方案》对2024年到2025年节能降碳提供具体指导,对钢铁行业来讲,新增“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该项政策目的在于控制产量,以达到减量控制的目的,这是官方高层文件中第三年明确提出粗钢产量调控政策。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统计局已经明确会同有关方面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调控工作,此政策市场已有预期。从当前已经公布数据看,前四个月粗钢产量34367亿吨,绝对量下降13.79万吨。5-12月份粗钢产量控制任务相对容易完成。因此分析该项政策对未来中短期价格影响相对有限,但考虑当前市场缺乏“热点”,因此仍可能让黑色相关商品成为资金关注点,进而带来价格的异动。
【化工-行业:国务院发布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石化化工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国务院近日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方面,要求严格石化化工产业政策要求,严控炼油、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1亿吨;推进石化化工工艺流程再造,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应用等。
卓创资讯李训军认为,石油化工行业规模体量大、产业链条长、资本技术密集,是能源生产和消耗大户,面临着严峻的节能降碳压力。本次《行动方案》再次强调了对于炼油等行业新增产能的控制,以及对于石化化工行业工艺改造的要求。“十四五”以来国内石化行业产能增速较快,但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目前石化行业需求复苏缓慢,供需错配之下行业整体处于景气底部。未来随着政策端继续强调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刚性约束,新增产能投放速度有望放缓,这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石化行业的供需矛盾,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实现反转。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由于标杆企业技术更为先进、安全环保投入力度更大,随着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石化行业产能集中度有望提升,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相对落后企业加快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的步伐。
【双碳-能源:节能降碳方案要求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国务院近日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指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
卓创资讯赵渤文分析,非化石年能源的大力开发,不仅是我国推动能源转型的要求,也可以为企业和居民在新型能源体系和碳排放体系下提供更多的便利,节省成本、助力发展。此次《方案》中提出了到2025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的目标,这一点可以从装机量和发电量两方面来看:首先,从装机量来看,国家能源局在《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了2024年的总装机量的目标是31.7亿千瓦,总量中非化石能源的装机量占比要达到55%,目前的占比为53%左右,因此可以大致推算出2024年还需要完成1.5亿千瓦的非化石能源装机量;从发电量方面来看,目前(4月数据)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约为33%左右,到2025年需要在发电总量提升的基础上提高6个百分点的占比,这或将比提高装机量更为重要。同时,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电力市场监管办法》和《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这也将保证非化石能源发电发电、调峰、调电、上网和交易等环节的有序进行。最后,非化石能源的开发除了能够推动能源转型外,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节约更多的成本,其中在碳排放的成本方面就可以降低“范围二”中电力的碳排放,进而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
产业观察
【农业-大豆:美豆压榨利润改善空间有限】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压榨周报显示,截至2024年5月24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压榨利润为每蒲2.15美元,比前一周增长8.0%。作为参考,2023年的压榨利润平均为3.29美元/蒲。
卓创资讯曹慧分析认为,由于阿根廷上年度减产影响,美豆粕22/23年度出口规模创1330万吨历史记录,对菲律宾、越南以及欧盟的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成为带动上年度美豆压榨产能持续释放的重要驱动力。进入2024年,由于豆油及豆粕价格的下跌,压榨利润下滑明显,其中豆粕价格的走弱影响更加显著。随着4月以来美豆粕市场需求改善,累计净销售规模逐步好于过去五年均值水平,价格回升带动美豆压榨利润好转,但相较于上年度平均盈利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结合当前美国内畜禽养殖需求以及国际市场豆粕出口竞争优势来看,一是其国内生猪及肉牛养殖的蛋白饲料消费或受畜产品价格高位回落影响受到抑制,二是南美大豆即将收获以及阿根廷产量恢复,或将对此前美豆粕出口市场形成挤占,预计美豆压榨利润的改善空间也相对有限。

【宏观-交运:策克口岸跨境铁路贯通,过货量大幅增长】据蒙古国相关媒体报道,连接蒙古国西伯库伦口岸与中国策克口岸的6.96公里跨境铁路于2024年5月29日建设完成。全线贯通后策克口岸年度过货量将有可能增加至3000-3500万吨,2023年度过货量为1913.19万吨。
卓创资讯刘新伟分析,策克口岸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是内蒙古、陕、甘、宁、青五省区所共有的陆路口岸,同时也是内蒙古第三大口岸。策克口岸是国家之间总局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货物主要以煤炭为主,出口货物以电力、机电产品,工程器械、汽车及零部件、日用商品等为主。策克口岸与蒙古国戈壁省西部库伦口岸对应,辐射蒙古国南戈壁、巴音洪格尔、戈壁阿尔泰、前杭盖、后杭盖5个畜产品、矿产资源较为富集的省区,其中南戈壁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能源-需求:高盛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4年达峰】高盛上调了对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并预计石油需求到2034年达到峰值,因电动汽车的应用速度可能放缓。预计2034年的需求将达到1.1亿桶/日的峰值,随后在2040年前将长期处于平稳状态。高盛还认为,到2040年,亚洲新兴市场可能将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中国和印度将是主要贡献者。
卓创资讯梁曦玥分析,昨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本次《方案》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做出了针对短期内节能降碳的更详细的指导。随着中国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严格执行,以及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LNG重卡等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市场的加速渗透,中国成品油需求或在2025年前后达峰,中石化经研院预计中国石油消费总需求或在“十五五”中期达峰。今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已经较去年明显放缓,预计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中国石油需求达峰或早于高盛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