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12日,卓创资讯研究院举行第一百一十九期研究例会。本期仍围绕市场当前核心变化展开,讨论认为当前市场调整仍是6月份以来下跌趋势的延续,核心的问题仍在于情绪,中长期观点仍不变,看好2024年下半年商品价格趋势。
主持人:赵渤文
编辑:刘新伟
执行编辑:韩月
参会人:孙光梅、刘新伟、董延洁、赵渤文、曹慧、李训军、梁曦玥、刘舜心、张凤、高恒宇、孙继森
核心观点(发言顺序):
宏观研究员刘新伟:6月初形成的调整姿态仍在继续,偏冷的体感让市场总体预期不佳,调整幅度过大。上半年数据集中公布,总体表现好于预期,结构性复苏的特点较为明显,房地产价格数据517新政后有边际好转,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偏弱的体感。
农业研究员曹慧:市场悲观情绪蔓延,商品全面下行。
能源研究员梁曦玥:降息交易过程中宏观情绪相对乐观,原油现货供应或处于偏紧状态,油价周度级别盘整后,后市或继续探涨。

过去一周国内大宗商品结束连续两周的上涨趋势,再度出现较大幅度调整;股指期货止跌回暖,上证指数仍未收复3000点;离岸人民币连续两周略有升值,央行稳定汇率举措初显成效。具体来看,文华商品指数上周跌2.02%,跌去前两周涨幅,其中国内工业品指数下跌1.76%,农产品指数下跌2.68%;四大股指期货均有上涨,其中300股指上涨1.74%,50股指上涨2.1%,500股指上涨1.38%,1000股指上涨1.81%;国债收益率略有下跌,二债和十债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从商品表现看,多数板块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前期上涨最为剧烈的集运欧线暂结束上涨趋势,上周累计跌幅超17%,地缘政治局势暂缓是核心原因。贵金属价格延续偏强走势,市场风险对冲意识随着美联储对降息预期的调整而有所上升;饲料板块延续下跌趋势,上周累计跌幅超过4.2%,油脂类产品下跌总体领先,拖累农产品板块价格走低;工业品方面,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品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但相较而言化工板块下跌趋势较为明显,供给端带来的压力仍构成对商品预期的压制。
从技术形态上看,日线结构呈调整趋势,多数指标表现不佳;周线结构击穿布林中轨,构成调整压力,月线结构金叉形成但7月份仍呈调整姿态。
宏观视角看,重要会议在7月中旬召开,上半月市场先强后弱,带动价格先涨后跌。6月初形成的调整姿态仍在继续,偏冷的体感让市场总体预期不佳,调整幅度过大。上半年数据集中公布,总体表现好于预期,结构性复苏的特点较为明显,房地产价格数据517新政后有边际好转,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偏弱的体感。向前看,三中全会后市场总体或有所转好,价格方向上以筑底企稳为主。
前期推荐关注的飓风“贝丽尔”已经结束,“贝丽尔”是今年第四号具有变好的飓风,飓风“贝丽尔”是五级飓风,是1851年以来同期最强飓风,为今年“风王”。从价格的角度看,飓风对能源的影响相对有限,前期对原油价格有推动作用,但后期原油价格重回调整姿态,美元走势对原油影响更加显著。
宏观及政策分析
国内宏观:2024年6月,中国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为87.9小时,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12.8%。从数据的角度看,2024年挖掘机开工小时数表现为近五年低位,符合季节性特点,亦反映出当下房地产和基建市场的颓势;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
国际宏观:据最新报告,今年上半年德国大中型企业破产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原因是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和需求疲软。美国6月CPI同比上升3%,预估为上升3.1%,前值为上升3.3%;美国6月CPI环比下降0.1%,预估为上升0.1%,前值为0%。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2.2万人,预估为23.5万人,前值为23.8万人。
政策视角:央行政策继续调整,继增加借入债券业务之后再度增加“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业务。设置临时正逆回购的目的在于维持资金面稳定,由短及长,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辽宁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发布;山东省工信厅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山东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本周宏观降息预期受失业率及通胀下行趋势影响程度减弱,鲍威尔国会山听证会提及中性利率上升情况,成为市场定价9月降息的主要依据。国内物价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社融及信贷水平不及预期,主要源于季节性趋势影响。商品市场周内缺乏宏观预期支撑,同时需求偏弱进一步强化价格下行,连续第二周呈现下跌态势。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包括原油、成品油,以及国内铁矿石、铜铝及钢铁相关商品价格周内继续下跌,符合宏观预期偏弱下的商品驱动逻辑。而国内能源及煤化工领域整体保持偏强格局,非电刚需的提升主要源于中游企业原料库存水平偏低,同时电厂日耗对煤炭市场需求形成边际改善。而下游化工品整体仍是需求偏弱态势,对价格的支撑作用不强。农产品方面本周畜产品板块有所反弹,生猪市场价格延续上行,禽类产品由于种源供应季节性减少,价格触底回升。粮油及饲料市场则全面转弱,一是国际谷物及油籽市场的下跌带动,二是国内养殖端利润改善水平对饲料需求的带动作用仍十分有限,饲料生产加工环节维持低库存水平生产,市场预期相对谨慎。
重点关注7月第三周宏观降息预期的变化情况,由于地缘及相关事件造成目前宏观趋势上仍有不确定因素的叠加,也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抑制,贵金属市场将再度转强,汇率市场的震荡幅度也将相应放大,美元定价的商品市场偏多预期整体较难形成。

上周原油价格先跌后涨,周度级别下跌,是连涨四周后,首度转跌。宏观方面,美国6月非农和CPI数据保持降温的趋势,提振市场降息预期,美元指数回落至104附近。截至12日周五,CME联储利率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首次降息的概率达到86%。不过周五公布的PPI数据显示通胀仍有反弹风险,这也印证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即美国通胀降温进程仍有反复的可能,三季度是宏观经济数据的重要观察窗口,对降息预期的指引也更加关键。后市还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数据波动和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的预期指引。临近降息前夕,如果没有较大风险事件发生的话,一般宏观情绪偏乐观,对大宗商品价格存在利多影响。
原油市场供需基本面表现相对平静,美国原油和汽油库存继续季节性去库,符合预期。三大机构对2024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基本持平,未作新的调整,今年石油供应预计维持略紧状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盘面上油品间价格走势分化,布伦特偏弱,Brent-WTI价差跌至3美元以下,但从现货价格来看,布伦特基差持续走强至均值区间以上,近期最高达到2.66美元/桶的水平,现货市场供应偏紧。后市价差修复中,布伦特或在盘面释放更强上涨动能。
中国原油加工需求方面,山东地炼开工率降至2022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市场需求偏弱、炼化利润不佳、供应相对宽松是开工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部分主营炼厂检修结束,开工率小幅回升,但仍处于2023年以来偏低水平。总体来看,尽管7月中旬有地炼存在检修结束的计划,但可能因为利润不佳而推迟开工;主营炼厂在当前下开工率回升空间也有限。国内原油加工需求增速维持放缓状态。
后市关注建议:①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发言(影响降息预期和宏观情绪);②原油和汽油库存变动(若超预期累库或导致油价下跌);③中国7月三中全会释放的宏观利好;④中国炼厂原油加工量变化(三季度或有所回升,提振原油需求);⑤地缘局势走向(下半年可能导致油价超预期上涨的最大风险点)。
声明:本文为研究院内部大宗商品周度讨论会会议纪要,仅供参考。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买入卖出商品的建议。
经营主体依据上述数据或信息、观点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均应当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