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推演未来,信息创造价值。今日重点关注:
数据解读
宏观-利率: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宏观-通胀:美国PCE通胀水平符合市场预期
政策视角
双碳-政策:《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发布
产业观察
宏观-产业: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占全球超半数
以下为详细内容:
数据解读
【宏观-利率: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9月27日公布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显示,隔夜、7天、1个月期限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为2.35%、2.5%、2.85%,均较此前下调20个基点。该利率表自9月27日起执行。(来源:经济参考报)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曹慧分析认为,政策性短期利率的跟降,一是对金融924新闻发布会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和926政治局会议部署“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的具体落实。在此前已经对OMO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并且在目前政策预期的持续释放阶段,以及当下国际及国内经济基本面上货币政策空间有扩大的情况下,下调中短期贷款利率,进一步释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符合央行总体的逆周期调节政策目标。本次调降SLF20个基点,与OMO保持一致下行,体现了央行持续释放短期流动性的意愿,有利于缓解实体经济信贷成本,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的回升。
【宏观-通胀:美国PCE通胀水平符合市场预期】据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整体PCE同比下降至2.2%,为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预期值2.3%,较上月值2.5%降温。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1%,创5月来新低,预期0.2%,前值0.2%;同比上涨2.7%,为4月以来新高,符合市场预期。(来源:华尔街见闻)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李心悦分析,美国8月PCE数据符合市场预期,显示美国通胀水平温和降温,但核心PCE同比创4月以来新高,也表明了美国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但整体看美联储控制通胀已然初见成效,通胀水平的回落也为美联储进一步降息扩大了空间。此外,8月美国个人支出环比上涨0.2%,低于前值0.5%,也不及0.3%的市场预期,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环比由7月的0.4%降至0.1%,美国经济显现出消费放缓和经济降温的事实。据CME“美联储观察”,11月美国降息25bp的概率为51.9%,降息50bp概率为48.1%。但实际上,相较于温和降温的通胀水平,在平衡通货膨胀和劳动力市场风险中,更加应该关注美国就业市场表现,当前美国经济仍大概率会向“软着陆”预期前进,后续关注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三季度GDP表现等经济数据。
政策视角
【双碳-政策:《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发布】9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涵盖了39个关键测量参数、82种检测标准方法、108种测量仪器设备、85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5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为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排放单位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提供了全方位的参考和指导。(来源:央视新闻)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赵渤文分析认为,《指导目录》的发布旨在全面提升我国碳排放计量能力,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碳市场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关于碳排放计量的政策指导,最近的文件是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旨在通过加强计量、标准体系建设,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在行动方案的指导下,《指导目录》不仅涵盖了火力发电、铝冶炼、水泥、钢铁等高排放行业的测量参数,还推荐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非分散红外气体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并精确计算碳排放数据,为碳排放核算数据的准确性验证提供有力支撑。另外,《指导目录》还强调了计量器具的溯源性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于控排企业而言,应该在深入了解《指导目录》的内容和要求之后,尽快通过培训和学习,具备并提高自身的碳排放数据计量能力,加强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建立企业碳排放台账并制定相应的减排计划和碳资产管理计划,为参与碳市场、用好碳资产做好数据准备。
产业观察
【宏观-产业: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占全球超半数】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达27.63万台,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报告说,中国2023年的工业机器人总保有量近18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并将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且今年下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加速扩大。报告预测,从长远来看,中国制造业领域对机器人需求仍有很大增长潜力,预计到2027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至10%。(来源:新华社)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刘新伟分析认为,近十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一直领先于世界,工业机器人应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围绕工业机器人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链发展壮大,而且推动了传统型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占全球总量的51%,处于遥遥领先地位,这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未来制造业竞争过程中,中国占有先发优势。在人口结构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劳动人口红利消失后科技红利或补位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共计生产工业机器人42.95万套,中国不仅是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大国更是出口大国,未来中国在新一轮制造业设备更新中,工业机器人使用比例或进一步提升,为未来制造业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