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大宗:碳关税与绿色贸易发展
来源:卓创资讯 赵渤文    发布时间:2024-11-28

【导语】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国外碳关税政策陆续登场,欧盟、英国、美国等纷纷出招,其背后蕴含着减排与贸易保护的多重考量。另一方面,国内绿色贸易政策也在稳步推进、持续发展。二者碰撞交融,给我国外贸格局带来复杂影响,也蕴含着诸多机遇。

一、碳关税:筑起绿色的“壁垒”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中文名称碳边境调节机制,或者更通俗的名字叫做“碳关税”。官方解释为“欧盟等国家或地区为应对气候变化、防止碳泄漏而实施的一种贸易措施,旨在确保进口商品与本地生产的商品在碳排放成本上达到相对公平的水平”。欧盟是率先提出并推进CBAM的经济体,2019 年12 月发布《欧洲绿色协议》,并于2021 年 7 月提出 “Fit for 55” 一揽子立法改革计划,其中就包含了建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引入 “碳关税”制度,并将于2026年结束过渡期,正式开始征收。英国也紧随其后,在2023年确定了引入碳关税政策,并确定将于2027年启动该机制。

欧盟和英国的碳关税主旨相同——防止“碳泄漏”:以本国的碳市场作为参考标的,要求其他进口商品的生产国付出同等的碳排放成本,以防止“本该由本国生产的高碳排放产品泄露(产业转移)至其他国家生产”。解释一下上面这句话就是,由于欧盟和英国都有自己的碳市场,在欧盟/英国加工生产的产品,其生产成本中都有一部分来自于碳排放(购买碳配额),而其他没有碳市场的国家生产的商品则没有这一成本,此消彼长之下就可能对欧盟的商品形成成本优势。因此,碳关税的本质,是拉平进口商品与欧盟/英国商品在生产中的“碳成本”,提高本土商品的竞争力。而这一政策最直观的影响是将迫使欧盟的贸易伙伴做选择题:A缴纳碳关税,B建立碳市场,提高商品的碳成本,C对等征收关税。因此,CBAM的实质是建立了新的贸易中新的“绿色壁垒”,削弱了高碳排放产品的生产成本优势。

图1 欧盟&英国CBAM覆盖范围

当然,除了欧盟和英国这种单边的CBAM机制,目前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组织了“气候俱乐部”,以“小多边”的形式,建立了另一种形式的绿色壁垒。如2023年12月,COP28开幕的第一天,德国就宣布成立气候俱乐部,首批成员包括欧盟、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东南亚、太平洋、南美和东非等地区的部分不发达经济体,成员共计36个国家和地区,而从其章程和议事规则来看,以环境保护为由的贸易保护措施值得市场警惕。

二、绿色贸易政策:为拓展绿色贸易创造好的政策环境

11月22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商务部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拓展绿色贸易的专门政策文件,这份预计明年出台的文件在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拓展相关产品进出口、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方面谋划一些务实举措,为拓展绿色贸易创造好的政策环境。

当然,我国制定拓展绿色贸易的专门政策文件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针对国外碳关税的反制措施,更重要的是为拓展绿色贸易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我国绿色贸易实现快速发展,使我国在全球绿色贸易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上述政策主要涵盖了三部分,分别为:

1.提升外贸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是关键着力点:促使企业更新生产技术、优化运营管理以节能减排,既助其跨越国际绿色门槛,又契合国内 “双碳” 战略,实现内外贸发展在绿色维度的统一;

2.拓展绿色产品进出口发挥我国绿色产业既有优势,扩大相关产品出口规模,同时合理引入国外先进绿色技术设备,优化贸易结构、助力产业升级;

3.建立支撑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金融、标准、人才等体系和标准,能化解企业转型资金难题、规范行业绿色标准、填补专业人才缺口,全方位护航绿色贸易开展。

当然,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国外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出口压力。制定绿色贸易政策文件有助于提升企业应对外部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变化,降低因碳关税等措施带来的贸易风险,从这个角度看,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应对外部压力、保障我国外贸稳定发展的作用。另外,政策文件中强调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包括推动国内绿色贸易标准与国际接轨。这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打破国外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所形成的标准垄断,为我国外贸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从而在规则层面上对国外碳关税等措施形成一定的制衡。

三、商品影响和展望

纵览欧盟、英国的CBAM政策不难看出,其针对的都是在生产过程中高碳排放、同时是欧盟/英国大量依赖进口(本国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对应着我国和其他商品生产国的“高度依赖出口”且“高碳排放”的商品。凡事预则立,碳关税实施的影响首当其冲是出口量下滑,传统高碳排产品受高额关税阻拦,海外订单有可能进一步减少。成本方面,为契合碳关税标准,企业要在节能减排设备、清洁能源使用上投入大量资金,推高生产成本,原本微薄利润进一步削减。同时,一旦产品被征碳关税,极易引发他国效仿、反制,让外贸环境陷入恶 性循环,市场份额不断丢失。

当然,结合我国商品出口至欧盟和英国的数据来看,当前阶段CBAM的执行对我国外贸的冲击整体可控,相关商品的生产企业主要的应对措施除了长周期要更加注重节能降碳以外,还需要更加关注我国相关标准、政策的出台,做好自身产品碳足迹的核算,以及关注碳市场的发展,来为将来CBAM正式缴纳做好准备。

综上来看,国外碳关税虽带来重重挑战,但国内绿色贸易政策正蓬勃生长、蓄势待发,只要应对得当、把握机遇,便能在全球绿色经贸赛道上快人一步,开拓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局。

(更多信息和政策解读,请参阅《碳市场观察报告2024年11月刊》

报告地址:

https://vip.sci99.com/pages/showreports.html?id=313666&hyProductId=62412

卓创资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依据卓创资讯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卓创资讯无关。版权声明

卓创指数|   指数定制

更多

未能识别您的登录信息,请登录后查询您的客户经理联系方式或拨打4008115599咨询。

客户经理:
联系电话:
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