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商品市场概况
国际市场:
能源:气象显示美国寒潮向东移动但有收缩趋势,取暖需求维持旺盛,欧洲天然气消费增加且库存去化快于往年,国际天然气或将继续保持相对强势;寒潮对油气生产的影响预期减弱,国际油价的支撑也同步趋弱。
金属:美国服务业景气依旧保持高位,但不及初值,美元走弱,黄金小幅下跌,白银继续上涨,金银比持续收敛;其他基本金属受美国关税政策预期反复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增大,带动基本金属价格上涨。
谷物:1月加拿大大平原和美国中西部将降温,南美或更加酷热干燥,加上美元下跌、印度小麦创纪录高位,消息面提振昨美盘玉米小麦大豆全线收高。此外,市场关注特朗普对关键进口商品的关税计划,以及巴西12月大豆玉米出口分别下降48%、30%。
油脂:受南美天气支撑,昨美豆上行助力豆油收涨。棕榈油内外盘双双走跌,对出口前景的担忧,且印度需求疲弱促使业者转而增加对替代品豆油的购买成为主因。棕油价高,12月印度棕油进口量降至9个月来最低。加拿大菜籽上涨,加元上涨和该国政坛动荡令市场谨慎。
国内市场:
化工:聚烯烃新装置投产放量叠加检修装置复产,供应端压力加大,下游需求季节性转弱,补库心态谨慎,累库预期拖累价格震荡偏弱。
黑色:临近年末国内需求持续收缩,螺纹热卷产量继续下降,库存或有进一步累积可能,现货价格走势相对低迷;宏观预期偏弱影响远月定价下行,拉大基差走阔。
产业观察
原油-价格:关税消息推涨,隔夜冲高回落
截至2025年1月6日,WTI主力合约结算价73.56美元/桶,较前一日下跌0.54%;Brent主力合约结算价76.3美元/桶,较前一日下跌0.27%。(来源:NYMEX、ICE)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李心悦分析,继受寒潮影响国际油价收五连阳线后,1月6日油价暂停前期上涨态势收,夜盘阶段油价波动幅度加大,油价冲高回落,最终收归阴线。从消息面来看,据《华盛顿邮报》,“特朗普的助手们正在探讨适用于‘所有国家’,但只涵盖关键进口商品的关税计划。”相对于前期市场对特朗普实施“普遍关税”将会打击全球贸易体系,带动需求下行、推涨美国通胀预期来讲,这一政策的影响则更为缓和。消息发布后,美元指数短线大幅下行,油价上涨,WTI一度升至74.99美元/桶,但随后续特朗普政府发文对该报道予以否认。1月6日国际油价终止了前期涨幅,除因受到关税消息的扰动外,前期寒潮天气推涨油价多受情绪溢价影响,底部存在支撑的背景下资金情绪回暖,但五连阳线后油价超出布林上轨,油价存超买需求。目前来看,美国寒潮天气仍在持续,俄气供应中断后欧洲因为寒冷天气天然气储备消耗速度创2018年以来新高,短期油价仍会维持宽幅震荡态势,但因为前期情绪修复作用带动下,表现或偏弱。
农业-谷物:小麦玉米加工企业经营难乐观
卓创资讯红桃3数据显示,2024年面粉企业毛利为-54元/吨,较2023年呈现亏损收窄态势。2024年玉米淀粉企业平均毛利为47元/吨,年内实现扭亏为盈,是2019年以来亏损时间最短的一年。(来源:卓创资讯)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孙光梅分析,2024年小麦和玉米价格双双走低,加工企业前期亏损状况虽有所改善,但长期来看,企业经营并不乐观。
2023年小麦多数时间维持在2800元左右的较高水平,而2024年呈现前高后低,全年均价在2550-2600元/吨之间。理论上,小麦价格走低,产业链利润应顺利传递至加工企业,但遗憾的是,面粉价格持续下跌,远低于2023年均价,未能有效承接原料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润空间。从数据来看,尽管全年亏损收窄,但持续亏损时间被拉长。企业开工率全年不足50%,经营成本持续高企,企业盈利困难,所幸麸皮价格略有上涨,稍作抵消。
相较之下,玉米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利润从种植端传递至加工企业端。玉米淀粉虽在2024年全年同样呈下行趋势,但跌幅小于原料玉米,企业成本压力相对缓和。得益于全年玉米价格的走低,2024年玉米淀粉企业平均毛利达到47元/吨,年内实现扭亏为盈,成为自2019年以来亏损时间最短的一年。2024年全年盈利最佳时段出现在四季度,基本在百元左右,略优于一季度。从企业开工情况来看,全年维持在58%-67%区间,亏损最严重期间,开工率低于60%。
总而言之,面粉及淀粉的消费基本属于刚性,倒逼此类粮食加工企业在经营中只能通过降低其他运营成本以维持生产。
农业-大豆:美豆对华出口检验量继续增加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出口的大豆数量减少26%,但是比去年同期增长59%。截至2025年1月2日的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559,696吨大豆,作为对比,前一周装运751,115吨,2024年同期对华装运351,044吨大豆。当周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检验量占到该周总量的43.6%,上周47.9%,两周前39.1%。(来源:博易大师)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曹慧分析,从出口检验报告情况来看,今年美豆出口较上年度有望实现较大的同比增长。去年9月至今销售季整体表现明显好于上年度,截至目前美豆对华累计出口超过1600万吨,累计净出口好于五年同期水平。一方面在出口检验方面同比显著增加,出口预期持续改善;另一方面实际出口数量上也进一步反映出美豆对华出口规模的持续恢复。从中国需求来看,2024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得到修复,饲料需求预期有所好转;另外随着巴西大豆出口逐步收尾,市场对美豆需求的重启,但受限于美国新任政府对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国际大豆采购需求依然谨慎,也对美豆出口目标水平形成一定限制。从近期美豆价格走势来看,美湾1月船期现货报价持续上涨,最新报价10.81美元/蒲。这其中既有因出口逐步进入后半段之后的供应预期减少的计价,也有对南美天气偏干旱的担忧。不过整体来看,全球大豆供应格局出现明显缺口的概率较低,而中国需求端放量的程度受限于较高的原料库存,可能也相对有限,再叠加国内油厂产能利用率不足,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也将抑制其压榨需求。因此对后续美豆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仍存疑,南美天气影响程度也尚待验证。
政策解读
政策-国常会:首场会议关注城市更新
1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会议提出,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专家表示,未来城市更新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功能和导向,未来城市更新后续将持续发力。国常会还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来源:新华社)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刘新伟分析,城市更新行动是指对旧城区内功能偏离需求、利用效率低下、环境品质不高的存量片区进行功能性改造,打造成为新型生产生活空间,以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老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2024年12月24-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中提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并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老旧小区改造涉及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等,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建材产品的需求。国常会提出,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双碳-政策:《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印发
1月6日,生态环境部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时表示,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近日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的工作目标和实现路径。(来源:生态环境部)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赵渤文分析,《指引》旨在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互相衔接、同向发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指引》核心聚焦于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明确工作目标,力求打破当前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杂乱的局面,打造统一规范的体系,让核算结果具备横向可比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精心规划实现路径,力促团体、行业、国家标准相互融合、协同推进。
其影响深远。于产业而言,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心针。企业借此精准定位各环节碳排放,有的放矢地节能减排,上下游联动,全面优化产业生态。从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视角出发,能引导资源向低碳创新领域倾斜,如新能源、绿色制造产业将在标准护航下蓬勃发展。《指引》对众多行业也有不同的要求和影响:如汽车行业全产业链将优化节能减排,从生产到报废各环节降碳;钢铁、有色金属行业需改进工艺、提效降耗,满足下游低碳需求;石化化工行业要管控复杂碳排放源,优化流程;建材行业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提升绿色竞争力;电子电器行业在多环节采取降碳举措;能源行业则向低碳转型,提升能源生产供应效率,各行业携手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宏观-物流: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创下半年新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指数连续2个月小幅上升,并创下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高。(来源:中物联)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刘新伟分析,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但仍维持在收缩区间,表明全球经济有边际向好的改变,但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从具体到各个经济体的数据看,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兴经济体制造业表现均不佳,新兴制造业国家中除印度制造业保持高景气度,韩国、越南、墨西哥等国制造业均进入到萎缩状态。
宏观事件关注
1.7:美国11月JOLTS职位空缺
1.8:美国12月ADP就业人数
1.10:美国12月失业率 (十二月)、美国1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