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商品市场概况
国际市场:
能源:市场继续消化俄油制裁的消息,国际油价保持相对强势上涨,提示关注主要消费国港口俄油运输的变化、中东局势降温及后续特朗普对制裁俄油的态度和动作。
贵金属:市场担忧美国通胀数据继续走强,同时非农就业表现影响仍存,推动美元指数突破110高位,长端美债收益率继续走高,对黄金避险需求形成压制,贵金属带动基本金属价格下跌。
谷物:内外盘豆系全线上涨。美农数据利多叠加拉尼娜因素持续支撑市场,CBOT玉米、大豆、小麦分别收涨1.12%、2.61%、2.73%。中国全年大豆进口创新纪录(1.05亿吨),美国谷物出口短期仍乐观:上周玉米小麦大豆检验量同比分别增加50%、19%、6%,但大豆中国装船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2%。
油脂:昨国内油脂盘面收涨。美豆油微涨,豆粕涨势明显。豆系上涨提振ICE油菜籽持续追涨。受豆油及原油上涨支撑,昨马棕持续上涨,关注印尼将于2月28日开始执行的B40,或导致该国用于出口的比例降至52%,为过去25年来的第二低点。
国内市场:
化工:聚烯烃价格分化,PP走势更强,LLDPE面临检修回归和新产能投放的供应端扩张压力,收长上影线,受原油制裁影响较小,基本面带动偏弱。PX则受油价带动上行,短期或仍保持偏强态势,但上行空间有限。
黑色:周末国内财政及货币政策利好预期释放,资金面推动商品市场走高,黑色尚缺乏基本面支撑,但价格相对低位刺激市场情绪回暖。
产业观察
原油-持仓:资金看涨情绪提升
据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月7日当周,WTI非商业多头持仓411623手,较前一周增加31218手,WTI非商业空头持仓132056手,较前一周增加5975手,非商业净持仓279567手,较前一周增加25243手。(来源:CFTC)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李心悦分析,截至2025年1月7日当周,WTI非商业净持仓连续四周录得持续上涨,当周更是再度增加25243手,主要原因在于非商业多头持仓大幅增加,对应当周WTI价格上涨1.53%。受天然气价格带动,叠加市场担忧美国寒潮天气影响原油供应,成为了使油价保持震荡偏强态势的主要因素,WTI非商业净持仓回升至2020年以来44.9%的历史分位水平,资金对原油看涨押注增加,市场情绪乐观。但同时美国寒潮天气并未实质影响油田生产,取暖需求对油价推涨亦有限,当周非商业空头持仓也少量提升,市场观点存在一定分歧。截至1月14日,美国寒潮天气尚在持续,而拜登政府对俄能源领域的严厉制裁落地,使得市场对供应紧缺担忧升温,国际油价进一步上行,乐观的市场情绪对油价偏强走势形成一定支撑,短期内市场或仍将围绕制裁话题进行交易,等待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对制裁和地缘因素表态,以寻找新方向。
数据解读
外贸-数据:四季度外贸总额创季度出口历史新高
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全年外贸圆满收官。(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刘新伟分析,四季度在一揽子稳外贸政策影响下,外贸总额创季度历史新高,增速较三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12月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增速提升至6.8%。
从结构上看,我国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从数据看,2024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8.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59.4%,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4成。从进口看,12月进口由负转正,大宗原料进口增长明显,重点商品来看,铁矿砂、钢材的进口增速降幅明显收窄,或与12月建筑业回暖有关,其中建筑业PMI明显提高。
国内进出口数据好转除去稳外贸政策之外,“抢出口”亦或是带动12月份出口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特朗普曾在11月底宣称要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10%的进口关税,因担心特朗普上台后对华商品落地关税使得中国企业抢出口、美国企业抢进口对本期出口数据形成提振。
2025年除去关税政策对国内出口有负面影响之外,全球经济和贸易周期复苏以及中国近年来形成的品牌出海效应,仍能够对出口市场形成有效支撑,2025年中国出口面临压力略高于2024年,但不宜过分悲观。
外贸-原油:12月原油进口量同比下滑,全年需求偏弱
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4年12月中国进口原油4784.1万吨,共计25425.4百万美元;2024年全年累计进口原油55341.5万吨,累计金额3247.98亿美元,进口量累计同比下滑1.9%,进口金额累计同比下滑3.9%。(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李心悦分析,2024年12月我国原油进口量价双减,当月进口原油经过折算为1131.21万桶/日,同环比均下降,同比较2023年12月减少12.3万桶/日,环比较11月下降54.32万桶/日,除11月原油进口配额提前批下发因素影响外,12月国内炼厂开工率和原油加工量均呈现下滑态势。2024年全年累计进口原油同比下降1.9%,2023年受疫情后燃料需求上涨影响,我国原油进口量提升,2024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市场需求,叠加新能源转型加速,中国原油进口表现弱势。而从金额上来讲,2024年12月我国进口原油平均为72.8美元/桶,较11月74.18美元/桶下降,更是远不及2023年同期83.11美元/桶,2024年受弱需求影响国际油价中枢下行,供过于求悲观预期成为抑制油价的重要因素。2024年12月我国重大宏观会议指明2025年宏观向好预期,中国需求有望提振,对原油进口形成支撑。
外贸-肥料:12月肥料出口环比下滑明显,尿素需求前景难乐观
13日,中国海关发布进出口快讯,其中12月肥料出口量286.1万吨,1-12月累计同比来看,出口量3213万吨,略增2%,出口额下滑达到11.5%。(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孙光梅分析,今年国内化肥出口政策持续严格,以尿素为例,1-11月份出口量25.9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91.11万吨大幅减少,同比下跌93.36%。这表明在该时间段内,中国尿素的出口量出现了显著的下滑。从国内外价差来看,受人民币汇率回落影响,出口端利润可观,国际价格明显高于国内,折合来看大约高700元/吨。但出口法检严格,企业在国内保供为主要方向。从需求来看,国内农业刚性需求基本达峰,后续有减无增。板材行业受制于房地产拖累同样难有增长。而车用方面,无论国内还是国际,未来新能源重卡车及天然气重卡占比上升,也抑制车用尿素的增长。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12月国内企业样本库存量环比增加9.45%,产量环比上涨1.29%。未来新增产能投产,供应将持续增加,对国内价格存在压力。
外贸-大豆:大豆达到创纪录的1.05亿吨,未来对美豆需求将受抑制
1月13日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为794万吨,同比降低19%,1-12月累计来看,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创纪录的1.05亿吨,同比提高6.5%。(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孙光梅分析,为提前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中国买家在过去几个月加快采购美豆,并做好对南美大豆采购增量、多元化的准备。2024中国全年大豆进口量升价跌,进口量虽达到创纪录的1.05亿吨,但进口金额同比降低10.9%,整体进口成本降低16.4%。全年国内压榨利润不乐观,进口成本降低有助于缓解这一困境。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份以来,山东日照的大豆压榨利润一直亏损,近期每压榨一吨大豆平均亏损225元。同时也注意到,美国大豆压榨利润同样走低,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压榨周报显示,2024年的压榨利润平均为2.44美元/蒲,低于2023年的3.29美元/蒲,进入2025年有持续走低趋势。后续美国大豆出口前景虽然仍保持乐观,但对中国的装船量可能会略减。一方面,中国国内已经提前备好库存,另外,中国国内压榨利润亏损、进口需求放缓、近期天气因素导致大豆价格上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未来对美国大豆的需求。
美国大豆:美农报告下调库存及产量,维持出口预期不变
最新美农报告发布,预计美国期末大豆库存3.80亿蒲式耳,分析师预期4.5796亿蒲式耳,USDA之前预计4.70亿蒲式耳。预计产量43.66亿蒲式耳,分析师预期44.5397亿蒲式耳,USDA之前预计44.61亿蒲式耳。收获量50.7蒲式耳/英亩,分析师预期51.64蒲式耳/英亩,USDA之前预计44.61蒲式耳/英亩。预计出口18.25亿蒲式耳,USDA之前预计18.25亿蒲式耳。(来源:USDA)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孙光梅分析,进入1月以来,南美天气市扰动预期增强,引发对大豆早期生长构成不利影响,叠加最新美农报告整体呈现利多,对豆系价格形成持续支撑。从上周盘面来看,大豆收平,豆油上周累计上涨14.69%,一方面受到原油利好,另一方面,美国生柴政策也有拉动作用。后续来看,天气预报显示,阿根廷前期的干旱天气或将在未来有一定改善,或一定程度上抑制涨势。此外,在当前南美大豆较为强烈的丰产预期压制下,巴西升贴水进一步走弱,进口成本的下降带动豆粕价格偏弱运行。美豆出口预期暂无明显变化,出口前景仍乐观。国产大豆方面,上周农业农村部领导调研黑龙江大豆时,强调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大豆产销衔接,切实巩固大豆扩种成果。过往几年,在政策引导下,大豆产量逐步提升,国内在生产、销售、加工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预计后续在大豆消费方面的支撑力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宏观事件关注
1.14:“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
1.15:美国12月核心CPI
1.15:IEA、OPEC月报
1.17:中国GDP等宏观经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