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商品市场概况
国际市场:
能源:国际油价延续回调趋势,已基本回归前期70美元/桶的价格中枢。原油基本面在EIA数据呈现的累库影响下进一步宽松,油价的支撑点主要在于对伊朗制裁的落地和实际执行情况;国内新一轮寒潮已至,关注能源消费增长。
谷物:阿根廷降雨缓解近几周以来的干旱,CBOT谷物全线下行。美玉米出口与需求仍强劲将制约下行空间,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乙醇近期产量接近历史水平。关注上周投机基金在小麦玉米持仓出现的背离差异。
油脂:原油下跌波及全球植物油市场,隔夜芝加哥豆油、欧洲油菜籽和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均下跌。南美降雨导致大豆与豆粕转而下行,共同拖累油脂盘面。接下来市场人气保持谨慎。
国内市场:
贵金属:中国市场节后首日迎来贵金属价格进一步上行,短期因素主要集中在美国关税政策及相应反制措施的扰动,以及市场投机需求的增加,白银价格较此前1月末涨幅超黄金。
黑色:节后首个交易日黑色系全线收跌,产业链基本面仍面临累库格局,需求季节性偏弱,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回暖存在局限性,同时钢厂利润表现尚可,线材供应预期仍有增加可能,进一步影响价格预期向弱现实靠拢。
化工:节后首日聚烯烃价格小幅下行,春节期间国际油价震荡走弱,成本端支撑偏弱,同时聚烯烃面临季节性累库压力和投产预期,部分终端因假期尚未重启,供过于求预期下预计震荡下行。
数据解读
能源-新能源车: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充电量同比增长近三成
据央视新闻2月5日报道,从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了解到,2025年春节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充电量大幅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从高速公路看,充电量最多的三条高速公路分别是:沈海高速、长深高速和京沪高速。三条高速公路充电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43%和19%。(来源:央视新闻)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赵渤文分析,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充电量增长近三成,既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的缩影,也体现了充电基建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首先看充电数据。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充电量达到了5727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为71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9.48%。关于充电数据的增长,国家能源局曾发布2024年国庆节假期的数据,是通过对纳入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的2.44万台高速公路充电桩的统计分析,自10月1日零时至10月7日24时,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次数共计310万次,充电量达到7215.27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1030.75万千瓦时。此两者数据源有所不同,但都能体现出新能源汽车在长途出行中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也反映出我国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在应对高峰需求时的保障能力有所提升。
另外,从充电分布来看,充电量最多的三条高速公路分别是沈海高速、长深高速和京沪高速。沈海高速作为连接我国南北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经济活动频繁,人员往来密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出行需求的增长,共同推动了其充电量的上升;长深高速贯穿多个重要城市,沿线经济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加快,使得充电需求大增;京沪高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一直以来车流量巨大,新能源汽车在这条线路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充电量随之显著增长。
后期来看,随着超充技术普及和城乡充电网络进一步覆盖,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将更加便利,推动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
原油-库存:美国商业原油超预期大幅累库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截至2025年1月31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238亿桶,较前一周增加866.4万桶;美国汽油库存2.511亿桶,较前一周累库223.3万桶,馏分油库存则较前一周去库547.1万桶至1.185亿桶。当周美国原油产量恢复至1347.8万桶/日,炼厂开工率84.5%。(来源:EIA)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李心悦分析,截至1月31日当周,寒潮结束后,尽管当周炼厂开工率恢复1%但需求仍然偏弱,同时,美国油田生产恢复,当周原油产量增加23.8万桶/日,从而导致商业原油库存超预期累库866.4万桶/日。而美国汽油库存更是自2024年11月以来连续12周累库,共计增加4421.5万桶,达到2024年2月以来的最高库存水平。当前炼厂开工率仍处于低位水平,或仍具有寒潮的影响余音,但或也是因为汽油持续累库压缩了炼厂利润空间以及带来需求预期压力,部分炼厂提前进入检修阶段;此外,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额外关税的政策预期使得炼厂生产压力进一步加剧,美当周对墨西哥原油进口量降至14.9万桶/日,远低于前值52.1万桶/日,或也成为炼厂开工低位的原因。往后看,炼厂检修背景下开工率降低,需求偏弱或使得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延续累库,从而对油价形成压力。
产业观察
农业-化肥:春耕备播工作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
全国化肥产销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力保障供应。去年10月下旬,中农集团就开始化肥冬储,目前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区域增设库点,满足南方市场的用肥需求,库点收储化肥近400万吨,各经销服务网点备货充足。我国每年需要消耗化肥5000多万吨,其中氮肥4000多万吨。(央视新闻)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彭小真分析,大部分农区从2月中下旬陆续开始春耕,为满足用肥需要,农资企业陆续开启生产,春节期间因物流停滞,化肥品交易冷清,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国内尿素、磷酸一铵、合成氨均价分别为1703.60元/吨、2981.28元/吨、2271.79元/吨,环比下跌0.30%、0.17%和2.12%;具体来看,尿素、液氨等主要化肥品或受供需和成本影响呈现分化态势,当期尿素库存处于高位,日产增加但下游采购积极性较弱,市场偏弱运行;磷酸一铵市场僵持运行;而液氨价格受近期能源价格影响有所支撑。后续随着农业需求季节性回升和运输的恢复,化肥品种的生产和采购将增多,市场存在旺季预期,对化肥行业有所支撑。
宏观视角
宏观-财政:美财政部维持长债发行规模不变继续推升黄金价格
美东时间2月5日周三,美国财政部官网公布,将于下周在所谓的季度再融资标售中发行总计价值1250亿美元的证券,这批债券将为今年2月15日到期的约1062亿美元私人持有美债提供再融资。这是财政部连续第四次维持长债的季度标售规模不变。(来源:华尔街见闻)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曹慧分析,在美债发行规模保持不变的限制性财政政策影响下,美债价格大幅走高,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同时美元指数盘中下跌0.34%,并对其他非美货币形成较强的升值动力,其中日元上破153,至两个半月前高位,升幅超1.13%,人民币离岸汇率也升至7.26附近,表现出较强的升值动力。从政策预期来看,在持续缩减财政支出,降低财政赤字目标方面,美财政部或在未来某一时刻有再度扩大美债发行规模的可能。而随着关税政策的不断强化,以及间接造成的对美国通胀预期的推升,美国实质利率水平或将延续下行,并将对后续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产生影响,令利率政策再度回到如何平衡通胀和就业之间的问题上来。从最新的美国ADP就业数据来看,新增超预期的就业表现显示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相对稳定,而PMI服务业景气度则有下滑可能,因移民政策问题扰动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扰动因素。也因此在定价方面,黄金价格受益于美元走弱,同时延续此前的关税政策预期定价,而对于未来美国财政部仍有扩大发债规模可能性方面进一步买入,也成为导致COMEX期金价格不断走高并对伦敦金现货形成升水的局面。预计在这一因素影响下,短期黄金市场热度不减,关注美国财政政策预期变化,以及后续期金价格阶段性回落对现货黄金的拖累。
宏观-出口:跨境电商或受贸易冲突影响,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必然之选
据美国邮政公告,当地时间2月5日起,美国邮政将继续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此前,美国邮政当地时间4日公告称,将从4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直至另行通知为止。声明显示,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信件不会受到影响。(界面)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孙光梅分析,2024年前三季度,约478亿美元符合免税条件的货物进入美国,其中超过一半来自中国。而特朗普除了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还废除了“低价货物免税”规则,要求海关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包裹进行检查,这将导致在中国部分平台商品出现物流延迟和成本上升。尽管政策一再反转,但对于商家心态的影响显然不再局限于短期。部分平台很可能会加速向美国本土仓储转型以应对新政策,应对措施还在于一方面加大对其他国家的销售,另一方面刺激国内消费,此成为必然之选。我国2024年网上零售额15.5万亿元,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从国家邮政局了解到,今年春节假期,全国邮政快递行业业务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19亿件。国家在各保障措施方面也将给予商家一定的消费信心,比如在国内物流保障方面,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历年最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越低,创造单位GDP所花费的物流成本就越低。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降至2006年正式建立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宏观事件关注
2.7:美国1月失业率、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口变动
2.9:中国1月CPI同比、中国1月PPI同比
2.12:美国1月核心CPI同比、美国1月CPI同比
2.13:美国至2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