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3月21日,卓创资讯商品宏观研究组组织第153期内部行业研讨会,会议内容由宏观至商品,美国经济面临“滞胀”威胁,美联储议息会议缓和市场风险偏好,地缘问题扰动能源商品价格,国际油价周均价上移,国内农产品受需求偏弱和关税问题影响,现货市场价格多数下移。
执行编辑:李心悦
参会人:曹慧、赵渤文、李心悦
核心观点(发言顺序):
卓创资讯研究员曹慧:随着国内两会落幕,市场乐观情绪有所延续,尤其是对国内工业品市场需求预期的改善带动作用正在积累。
卓创资讯研究员赵渤文:能源商品震荡调整,地缘动荡下底部支撑初现,但向上突破难度较大。
卓创资讯研究员李心悦:国际油价止跌企稳,存反弹修复需求但整体态势仍然承压,下周油价或仍存修复空间,周均价或上移。

当周美联储3月议息会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同时放缓缩表至每月50亿美元水平,令美国股市情绪明显改善,美元和美债收益率走升。中国社零数据表现符合预期,扩消费政策支持延续,房地产新开工仍下行。美国零售月率回落反映美国消费市场偏弱,经济增长面临滞胀风险的潜在威胁。
商品市场层面美国打击也门胡塞武装以及对伊制裁,原油市场推涨,WTI低位水平在65美元一线有较强支撑;而黄金市场再创历史新高,也反映出宏观层面避险情绪和经济衰退提升了黄金市场明显的高溢价格局。国内能源、黑色、农产品整体震荡下行,而有色金属刚果矿山方面事件扰动及印尼征税增加,共同推升了小金属市场价格的走强。
当周国内农产品现货市场多数下跌,一方面外盘美国农产品需求端承压给期货价格形成抑制,叠加关税问题影响,整体谷物及油脂价格均偏弱;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季节性转淡态势明显,也抑制了主要粮油品种市场的成交热度,玉米收储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开始减弱,同时小麦价格持续低位,三大油脂周内维持跌势。仅高粱市场在白酒春季原料备货带动下走强。白糖方面海外市场供应预期扰动,巴西天气干旱叠加泰国减产预期支撑外糖价格企稳回升,国内收榨影响短期供应预期,造成国内白糖价格有所上涨,而需求仍延续弱势。另外蔬菜方面天气回暖迹象明显,蔬菜整体延续跌势,包括马铃薯和大蒜在内的蔬菜品种均下跌。畜产品市场终端消费疲软,屠宰环节整体开工继续提升动力不足,肉蛋价格相较前端活体市场跌势更为明显。

3月21日当周,四大观察标的(国际油价、国内动力煤、欧洲TTF和美国HH天然气)走势有所分化,总体呈现地缘属性的商品触底回升,天气和需求驱动的商品震荡下跌。地缘逻辑重新成为能源商品主线,北半球春季来临后能源商品需求进一步走弱,供应端的叙事显得尤为重要。
分品种来看,国际油价周度收涨,WTI重新尝试冲击70美元/桶,布伦特也在73美元/桶附近逐渐稳住脚跟。总体来看,原油周内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地缘,俄乌和红海是当前两大核心地缘焦点,一方面俄乌停火协议久久未定,另一方面美国在红海地区的行动也影响了苏伊士运河的运输,转绕好望角时的运输成本明显增加。因此短期油价重新计入地缘风险,价格触底回升。而中长期来看,油价仍然表现为压力大于动力、利空大于利多。长期的因素包含关税导致的贸易受阻经济上行不畅、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货币维持紧缩、OPEC+4月增产且在5月有可能二次增产、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表现疲弱原油及石油产品消费不振以及季节性淡季,国际油价继续向上突破的动力或稍显不足,震荡维稳或回调的可能性较大。
国际天然气价格则延续了欧美分化的态势,与前期逻辑类似,天然气资源的地域属性决定了两地气价的逻辑时常错位。美国天然气在失去了前期主要的动力——天气后逐渐回归供需逻辑,春季的温和气温、美国天然气的创纪录产量均带动气价下行,后期主要关注美国LNG出口情况,是否继续保持全球最大LNG供应国的地位。而欧洲天然气价格则主要受俄乌停火预期影响,目前呈现与原油类似的触底回升后维稳的态势,后续除了要观察俄乌停火外,春季补库也将成为重要的需求增长点。
国内动力煤价格继续下行,降至5年低位,供应充足、需求淡季是主要的运行逻辑。今年我国对于煤炭的政策引导主线是“强化煤炭供应保障”,要“推进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有序核准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加快已核准煤矿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煤炭产能储备工作”。同时,在扩大内需的任务之下,保证煤炭、电力等基础能源供应稳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成本等要求更加凸显,煤炭供应的长期基调是维持稳定,煤炭价格也或将保持平稳运行。
风险提示和重点关注:1.美国在红海地区的行动及相关方反应(如伊朗、以色列等);2.美俄会谈进展及俄乌局势演变;3.国内政策变化。

截至3月21日当周,国际油价震荡上行,受地缘风险与制裁交织推涨。当周WTI主力合约结算价周均价67.64美元/桶,较前一周上涨0.91美元/桶,涨幅1.36%;Brent主力合约周均价71.31美元/桶,较前一周上涨1.26美元/桶,涨幅1.8%。
3月21日当周,国际油价震荡回升,反弹修复需求进一步释放,周均价上移。从情景分析方法来讲,宏观情境下美联储暂停降息并显现“鹰”态,“滞胀”担忧下放缓降息叠加关税担忧对油价指向中性偏空。前期利空消化后,金融情景中,CFTC非商业持仓数据也显示资金多空相持,油价预期存在分歧,缺乏明确的单边引导信号。供应情景,OPEC+补偿减产计划发布,有助于缓解OPEC+增产带来的供应过剩担忧,平衡供需,但实际上市场对补偿减产执行纪律存不信任态度,利好空间有限。此外,地缘与制裁交织,红海地缘风险升温加剧能源贸易运输担忧,同时,美国对伊制裁加码涉及炼厂也或使得原油贸易持更为谨慎的态度,情绪端推涨油价,但供应过剩预期以及闲置产能高位背景下,预期利好有限。而需求情景则是仍处于淡季区间,美国炼厂开工平稳恢复,商业原油库存仍将延续季节性累库趋势,需求端支撑有限。
综合来看,国际油价仍旧呈现承压态势,短期区间震荡。地缘与制裁交织提振市场情绪,美国库欣库存近五年同期最低位水平,商业原油库存偏低形成支撑,WTI连三合约价差也企稳回升。展望下周,基于几大情景假设下,受地缘和制裁因素驱动,短期国际油价周均价或仍存上移可能,周内先扬后抑,周均价68美元/桶,油价波动区间67-70美元/桶。警惕,一是特朗普关税落地节点临近,市场预期调整;二是地缘和制裁风险,关注俄乌和平谈判进程以及中东地缘局势。
风险提示:1.美国宏观经济超预期恶化;2.OPEC+暂停4月增产计划;3.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超预期去库;4.地缘风险升温。
声明:本文为研究院内部大宗商品周度讨论会会议纪要,仅供参考。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买入卖出商品的建议。
经营主体依据上述数据或信息、观点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均应当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