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宏观:衰退交易消退,大宗商品价格或迎来见底时机
来源:卓创资讯 刘新伟    发布时间:2024-08-19

上周我们认为市场价格调整接近这一波调整的重点,市场实际的走势仍在探底,本周商品价格再度录得下跌,趋势上呈先跌后涨状态。全球股市逐步修复,亚洲股市正在收复8月初以来的下跌空间,市场衰退交易预期缓解,前期刺激商品价格下跌的因素正在消退,积极信号增多。

权益市场:A股本周录得上涨,市场情绪随着北上资金超额流入发生变化,或再度向3000点发起冲击。权重股表现较好,50股指期货与300股指期货本周总体上涨,500股指和1000股指期货仍下跌;亚洲股市持续修复前期跌幅,经济软着陆预期再起。

货币市场:人民币在经历月初升值后维持低位震荡状态,离岸人民币自月内低位向上修复近千基点;日元升值后最近两周略有下跌;美元指数维持偏弱震荡状态。

国内商品:国内商品本周维持下跌状态,趋势上先跌后涨,工业品跌幅小于农产品。从分板块看,国内需求属性商品跌幅领先,建材板块跌幅超过5%,钢铁板块紧随其后,均充分反映弱需求和弱现实的戴维斯双杀特点;有色、石油、贵金属板块录得上涨,在宏观情绪有所修复的背景下,基本面存在预期的商品会受到资金青睐。有色、石油、贵金属是上半年商品价格反弹的主力。

从具体商品看,本周纯碱跌幅最大,弱需求、高产量、高库存格局影响市场预期,生产端主动调整是后续价格回暖的基本条件;焦炭、玻璃、红枣、热卷、碳酸锂价格跌幅超过5%,高库存是价格下跌的重要驱动因素;氧化铝价格涨幅超过5%,涨幅最大,国内供应紧张叠加海外因素影响,铝土矿供应紧张影响市场预期。

市场价格在经过两周的“衰退交易”之后,随着近期宏观面利好数据增多、空头资金撤离、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强化等因素影响下,商品价格或结束短期寻底过程,迎来价格上的反弹。前期基本面存在利好,且在最近几个月中存在超调的品种或率先反弹。

国内宏观:7月份国内宏观数据出台,总体来看,宏观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供给端,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工业稳增长措施效果显著;需求端,社零销售平稳恢复,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的问题依旧存在,居民加杠杆意愿不强,7月信贷数据表现不佳,汽车、房地产销售疲软。

国际宏观:美国7月PPI同比升2.2%,预期升2.3%;CPI同比上升2.9%,连续第四个月回落;美国7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1%,是自2023年1月以来的最高值,汽车、电子产品、食品等销售额均增长。美国数据表现较好,几项数据强化美联储9月份降息预期。

政策视角:国内近期在双碳方面政策较多,旨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各行业双碳约束压力增大;海外方面,新西兰联储将利率从5.5%降至5.25%,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市场预期为维持不变。此前新西兰联储连续八次选择维持利率不变。

宏观数据

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与上月持平,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51.8,较上个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改善,是2021年5月后最快增速。

【分析】6月PMI弱于季节性,“倒U型”判断如预期进入下半场,政策有望加码对冲。反映需求端的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表现不佳,内需走弱导致整体新订单指数回落,新出口订单持平。6月新订单指数回落0.1至49.5,而往年6月新订单指数平均回升0.5,显示6月工业品需求仍然承压。拆分结构看,新出口订单持平48.3,相对表现仍然较好,但内需订单回落0.1至49.7,权重也更大,是导致整体新订单偏弱的核心来源。

2、中国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8.87万亿元人民币,前值18.1万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1-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53万亿元,前值13.27万亿元。1-7月,中国人民币存款增加10.6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9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3.23万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M2-M1剪刀差为-12.9%,较6月末的-11.2%进一步下降。

【分析】从总量口径上看,7月份社融存量增速为8.2%,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社融增量为7708亿元,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构成了主要支撑。社融口径下信贷出现了负增长,上一次出现负增长是在05年7月,融资低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新增融资需求偏弱,且忙于偿还贷款。

从企业角度看, 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同比多减1715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1300亿元,同比少增1412亿元。居民部门方面,短期贷款减少2156亿元,同比多减821亿元;中长期贷款仅增加100亿元。企业部门贷款减少表征对为未来信心不足,投资欲望较差,而居民部门新增贷款减少表征居民部门仍维持加杠杆消费的低欲望状态。

短期贷款方面反映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其中耐用消费品消费数据疲软。例如,7月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2%,降幅较6月份扩大2.5个百分点;长期贷款方面反映居民仍优先选择提前偿还贷款。尽管LPR下调后,但新旧利率倒挂现象依旧明显,提前偿还贷款的意愿较强。

总体来看,社融增速边际企稳,但主要是政府债的支撑,但同时有去年基数偏低的影响。除了政府债,私人部门的融资需求依然偏弱,不过7月本来就是信贷小月,季节性因素较强,加上金融“挤水分”影响还在延续,数据可比性并不强。但如果将近几个月的社融数据结合起来看,整体依然指向了当前社会有效融资需求还有待提振。近期,像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已经在推进落地,可以期待更多政策的加码。货币政策方面,二季度货政报告指出“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要继续“加强逆周期调节”、“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宽松基调,未来政策利率、房贷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均有继续调整空间,同时汇率、利率曲线也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政策仍会权衡考量。

3、美国7月PPI涨幅低于预期。数据显示,美国7月PPI同比升2.2%,预期升2.3%,前值自升2.6%修正至升2.7%;环比升0.1%,预期升0.2%,前值升0.2%。

【分析】PPI变化反映的是工业生产成本端的变化,是衡量通胀的关键指标。鉴于近期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均显示通胀“降温”,各方都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会议降息。美联储7月3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的水平不变。这是美联储2023年9月以来连续第八次维持这一利率区间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如果未来能看到更多“希望看到的数据”,美联储最早可能会在9月会议降息。

4、美国7月CPI同比上升2.9%,连续第四个月回落,是2021年3月以来首次重回“2字头”,市场预估为上升3%,前值为上升3%。

5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

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1%(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5%。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分三大门类看,7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0%。

【分析】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进一步回落至5.1%,较之6月份数据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从单月数据看7月份工业增加值略有上涨。工业生产积极性相对有所提升,但仍维持相对低增长,我们理解这与当下需求端表现不佳关系密切。特别是房地产表现不佳,影响到建材、钢铁、化工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等行业需求。这一点与工业产品产量上有明显体现。传统工业品中,水泥为代表的建筑业产品同比延续深度负增长趋势,发电量维持低增速,有色金属增速保持高增长,工业乙烯产量增速明显加快,但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原油加工量同比降速明显加深,日加工量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日加工量逼近190万吨。与之相对应的是,新型产品中,新能源汽车同比保持高增长状态,同比增速为32.9%,集成电路增速保持增加29.3%。

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略有下滑,但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仍在加快,采矿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回暖态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连续五个月回落;

从主要行业看,采矿业之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制造业中的金属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保持回暖态势,食品制造业、纺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增加值增速由跌转涨;其余行业增加值增速下降,其中非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速由涨转跌。

发电量方面,受雨水偏多影响,水力发电量同比增加324.5%,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同比增加26.4%,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增速低于1%。

2)2024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7611亿元,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367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投资98451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183793亿元,下降0.7%。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5%。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9.3%,制造业投资增长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3.8%。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9%。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8.9%,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25.5%,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7.2%。

3)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57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3959亿元,增长3.6%。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726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46990亿元,增长4.0%。

【分析】受暑期消费影响带动,7月社零同比高增部分主要源于体育娱乐及通讯设备等商品需求的带动;同时7月肉蛋菜价格的回升以及高温天气冷饮支出的增加,也提振了食品饮料营收同比改善明显;再叠加中西医药今年以来的稳定增长态势,共同支撑了本月的社零规模继续扩大。不过同期餐饮收入明显转弱,限上餐饮企业营收同比由正转负,季节性下滑因素背后,餐饮消费降级的趋势或正在形成。另外家电、家具、建材等耐久品零售情况表现依旧低迷,与7月商品房市场价格继续下跌相呼应,且房地产投资累积同比下滑,存量和增量部分均缺乏家具建材销售增长空间。最后汽车零售同比继续回落,价格下跌之外,出口及国内购车需求逐步趋于平稳,后续能够形成的增量带动作用或将持续走弱。总体来看,后续社零增长将更大程度上有赖于粮油食品、中西医药的规模增长,以及餐饮部分的季节性修复推动。

4)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877亿元,同比下降10.2%;其中,住宅投资46230亿元,下降10.6%。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032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91532万平方米,下降12.7%。房屋新开工面积43733万平方米,下降23.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1684万平方米,下降23.7%。房屋竣工面积30017万平方米,下降21.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1867万平方米,下降21.8%。

【分析】从数据看,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下降速度仍在加深,表征房地产市场投资预期仍表现不佳。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0.11Pct。从一组关于投资的数据看,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呈边际好转状态,到位资金同比下降速度连续第二个月收窄,表征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我造血功能正在缓慢恢复,有利于房地产开发商信心恢复。

供给端上看,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速度连续第二个月收窄,竣工面积同比下降速度较上月持平。连续多月的存量房消化政策效果初显,但7月份商品房待售面积较之6月末略有增加。

从需求端看,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略有改观,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房地产销售额同比下降速度均较6月数据略有改善。从房地产销售价格数据看,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略有扩大,其中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从环比看,一线城市中上海新房和二手房均有上涨,但其他城市仍保持环比下跌状态。从同比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滑,降幅有所扩大,其中上海同比上涨4.4%,二手房方面同比下降8.8%,降幅略有收窄,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同比均下降,其中广州二手房同比下降12.4%。

517新政后房地产市场边际好转迹象越加明显,但边际好转不足以改变弱需求的现状,未来房地产仍会维持边际好转的趋势,待市场情绪转出衰退预期前,房地产带来的弱需求依旧是核心关注点。

6、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7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1%,是自2023年1月以来的最高值,汽车、电子产品、食品等销售额均增长。6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2%。具体来看,汽车和零部件销售额环比上涨3.6%;电子产品和家电销售额环比上涨1.6%;食品销售额环比上涨0.9%;建材类产品销售额环比增长0.9%;健康保健类产品销售额环比增长0.8%;服饰类产品销售额环比下跌0.1%;运动器材、乐器、图书销售额环比下跌0.7%。

【分析】当下美国零售市场表现仍具有韧性,对中国商品需求的支撑依旧存在。上半年美国补库存带动中国出口需求增加,有效对冲国内需求不足带来的利空影响,带来上半年商品价格的反弹。6月份之后市场开始交易海外衰退逻辑,这个时候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会被凸显出来,因此国内需求属性商品领跌,随着市场衰退交易力量减弱,市场对海外需求的关注会重新起来。7月美国零售数据表征海外没有那么差,反应到国内出口的韧性仍存在,出口对冲国内需求不足的逻辑会重演,叠加国内扩张的财政政策,或形成托底作用,内需预期亦会有所好转,商品价格见底逻辑逐步清晰。

政策视角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意见提出系列目标: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等。

2、中国人民银行公众号发文称,下阶段,要继续发挥好支持政策对住房租赁产业的推动作用,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同时,充分调动市场化机构的积极性,通过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支持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助力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

【分析】在央行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提到,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强化金融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住房租赁金融体系支持是未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配套政策,对中远期

3、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在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全面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还阐释了下阶段政策取向及工作重点,释放了积极信号。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逆周期调节,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分析】8月9日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第一次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过去的2个月里,央行一边采取措施对长端国债收益率进行调控,一边在短端进行降息,同时调整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这也是央行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首次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行官方的阐释说明。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摘要中,对于货币政策未来的展望新增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并且央行在专栏2中也明确提出“寓改革于调控”。

在对经济的判断上,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基本使用了730会议的判断,在专栏5中,央行提出要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外溢影响”并提出“从历史经验看,在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时,国际金融市场通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我们理解当全球开启同步的降息周期,无风险利率下降,那么中国降息的空间是打开的;但如果降息过程中产生较强的金融市场波动,全球风险溢价明显上升,作为新兴市场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或许又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4、国家能源局印发《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建立健全配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协调发展机制。电动汽车发展规模较大的重点省份,要组织开展配电网可接入充电设施容量研究,引导充电设施合理分层有序接入中低压配电网。

5、财联社8月14日电,新西兰联储将利率从5.5%降至5.25%,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市场预期为维持不变。此前新西兰联储连续八次选择维持利率不变。

6、工信部就《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积极开展针对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提高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水平,通过冶炼或材料修复等方式保障主要有价金属得到有效提取回收。

产业观察

1、机械: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7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3690台,同比增长8.6%,其中国内6234台,同比增长21.9%;出口7456台,同比下降0.51%。7月单月装载机销量增长27.1%,国内增长24.7%。

【分析】6-9月是国内挖掘机销售的淡季,但今年7月内需保持复苏势头,淡季不淡。国内销售方面出现明显好转,出口方面总体仍有小幅下滑,但降幅进一步收窄。从下游看,国内房地产表现依旧不佳,房地产领域承压,基建方面,经济稳定器作用发挥不明显,但由于同期基数低、设备换新周期逐步开启等因素影响,中小挖市场开始恢复增长。由于去年下半年挖机出口基数较低,预计今年下半年挖机出口有望实现转正。

从行业角度看,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内部已经出现一些积极信号,土石方作业机械连续多月转正,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可能短时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但是中长期会助力行业恢复。

2、钢铁:8月10日,云南省主要钢铁生产企业交流座谈,针对当前亏损严重现状,计划未来根据自己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产量调控,最终调控目标以达到省内供需平衡为准,共同努力维护好省内钢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房地产:据中指研究院,重点城市二手房市场延续“以价换量”态势,成交量维持一定规模。2024年1-7月,重点15城二手房住宅成交59.0万套,同比下降2.8%,7月成交9.9万套,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42.5%。价格方面,根据中指百城价格指数,2024年7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74%,已连续27个月环比下跌,同比下跌6.58%。二手房对新房市场形成分流,新房市场短期或仍承压。

4、房地产:根据中指数据,2024年1-7月,重点15城二手房住宅成交59.0万套,同比下降2.8%,7月成交9.9万套,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42.5%。

5、经济日报头版文章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把先发优势转化为领先优势。未来,随着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新能源汽车之路会越来越宽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车市一共推出11款燃油车,比2018年同期减少31款,而新能源汽车新推出的车型高达60款,几乎是燃油车的6倍。新能源汽车大势已来。在智能化、网联化的下半场,新能源车企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持续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把优势保持住、发展好。

【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有赶超燃油车迹象。根据乘联会公布数据,7月份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提高至51.1%,首次超过常规燃油汽车销量。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一轮价格竞争,成本优势凸显,叠加国家“以旧换新”的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逐步见效,各地相应政策出台与跟进,政策推动下消费潜力释放效果显著。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制造商特别是日系车生产商正在面临危机,此前本田关闭广州的第四工厂,同时11月会官邸武汉的第二工厂,此外三菱汽车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日产汽车在6月份宣布关闭在江苏长轴的工厂。中国的汽车行业竞争的是存量市场,满足市场需求特点和趋势的“技术型”竞争更容易受到市场关注。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部分品牌努力在经销商利益和销量预期之间寻找理性和审慎,因此价格竞争动力减弱,用户观望情绪减少,有力地维护了市场预期。

6、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6万辆和226.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8%和11.4%,同比分别下降4.8%和5.2%。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9万辆和16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4.4%,产销增速较1-6月分别收窄1.5个和1.7个百分点。

【分析】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厂家迎来高温休假,产销节奏有所放缓,整体市场表现相对平淡,环比同比均呈现下降。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销环比同比双降,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同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汽车占有率进一步提升,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32.3万辆,同比增长10.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6.4%,比上年同期提升9.2个百分点;1-7月共销售874.2万辆,同比增长21.6%,市场份额为62.6%。

7、7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4亿吨,同比增长3.1%。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7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4亿吨,日均发送货物1076万吨,同比增长3.1%,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技术进展

1、技术进展: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高效混合C4烯烃异构化制聚合级1-丁烯成套技术”通过集团公司科技部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项成果引领了混合C4烯烃制1-丁烯生产技术创新,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技术动态: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功能炭材料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双功能”石墨烯介孔二氧化锡(SnO?)/二硒化锡(SnSe?)纳米片用作锂硫电池的隔膜修饰层(G-mSnO?/SnSe?),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硫电池领域研究中获得新进展。

3、技术前沿:7月11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获悉,由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成套技术”成功通过鉴定。鉴定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开发的专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属世界首创,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技术前沿:据最新一期《自然·合成》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研究,已成功合成出科学家们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的一种新型碳——石墨炔。该成果填补了碳材料科学长期存在的空白,或为电子、光学和半导体材料研究开辟全新的途径。

卓创资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依据卓创资讯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卓创资讯无关。版权声明

卓创指数|   指数定制

更多

未能识别您的登录信息,请登录后查询您的客户经理联系方式或拨打4008115599咨询。

客户经理:
联系电话:
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