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商品市场概况
国际市场:
能源:美元指数上涨至7月高位,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承压;原油库存超预期上涨,短期需求增长点较少,正常区间波动;临近履约期,新配额方案下发后国内碳价创历史新高。
金属:褐皮书显示美国微观领域经济表现稳定,美元强势延续,贵金属市场价格高位回调,地缘问题缓和令市场避险情绪减弱,短期对贵金属市场形成偏空影响。
谷物:进入北半球贸易季,美玉米出口预期向好支撑价格小幅走强,俄麦减产预期暂不影响眼下出口能力,谷物市场整体维持震荡偏强格局。
油脂:生物柴油市场需求跟随能源价格的回落减弱,影响三大油脂短期价格趋弱,后续油脂市场或存在因基本面差异形成的价格暂时分化。
国内市场:
黑色:黑色系商品价格继续偏弱调整,钢厂对焦炭提出首轮提降,钢厂接受度不佳;钢材产量依旧偏高,需求方面偏弱依旧主导市场;工信部发布会提出下一步多措并举扩大汽车消费,利好需求,但带动能力相对有限。向前看,供给过剩的压力主要来自于需求端,房地产持续偏弱,地方债发行缓慢,基建需求偏弱,制造业和出口偏强但支撑有限。
化工:烯烃类和聚酯类商品价格涨跌互现,主要跟随成本端原油价格震荡调整,但短期成本端支撑不足,供需驱动偏弱,或将继续维持震荡走势,关注成本端波动。
产业观察
农业-原糖:印度将于2025年实现乙醇掺混20%目标
据印度制糖和生物能源制造商协会(ISMA)10月22日发布的消息,称印度有望在2025年实现20%的乙醇混合目标。今年9月份,印度汽油中乙醇的混合率达到了15.9%,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9月的累计混合率也达到13.8%。(来源:博易大师)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曹慧分析,印度能源部长早在本月中旬的其国内能源峰会上就已经表示其乙醇掺混目标将提前在2025年10月前实现,比预定2030年更加提前。在实际的生产预期方面,印度已经完成了相应的乙醇产能建设,未来掺混能力更大程度上将依赖其国内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燃油车掺混燃烧性能的提升而增加潜在需求。印度政府自2022年开始限制食糖出口以来,印糖贸易配额从21/22榨季的1000万吨降至22/23榨季的600万吨,23/24榨季由于其国内甘蔗增产,公开市场销售配额的增加也令生产商出口意愿有进一步增强,并有望令本榨季出口配额增100万吨至700万吨水平。今年11月,印度将开启24/25榨季,根据协会估计,由于甘蔗种植面积的减少,食糖产量或较上年度有小幅下降至3331万吨,但仍能充分满足其国内2900万吨的食糖消费规模。全球食糖进入增产季同时叠加北半球榨季的逐步开启,供应格局宽松确定性较高,在印度强化乙醇掺混需求尚未有实质性落地政策前,全球糖价仍将维持价格震荡走弱格局。
能源-库存: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累库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4.26亿桶,较前一周增加547.4万桶。库欣地区库存较前一周下降34.6万桶,至10.8亿桶。美国汽油库存较前一周增加87.8万桶,取暖油库存减少28万桶。当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维持1350万桶/日不变,炼厂开工率由前一周的87.7%提升至89.5%。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李心悦分析,继前一周美国石油库存全线去库后,至10月18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和汽油库存均超预期累库,相较于当日凌晨公布的API数据,累库力度更大。美国商业原油产量仍旧维持在1350万桶/日的高位水平上,同时,当周原油进口量较前一周反弹,或成为原油累库的主要原因。而汽油方面,部分炼厂秋检后复工,炼厂开工率提升1.8个百分点,汽油产量增加,致使库存水平提升。从盘中信息来看,23日油价呈现震荡走势,消息面较为平静,缺乏清晰指引,EIA库存数据公布后,油价短线下跌,后转为震荡波动,当日油价由前两日的反弹向上走势转为小幅收跌。当前油价缺乏清晰指引,市场仍在等待以色列回应落地,地缘危机并未解除,因此尚未完全回吐十一以来的地缘溢价,但市场也在押注冲突失控扩张的风险也进一步减小。整体来讲,油价短期缺乏打破震荡走势的直接信号,仍将维持当前区间震荡态势。
政策视角
碳市场-政策:2023、2024年发电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案正式稿发布
10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并附带了《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和《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使用CCER抵销配额清缴程序》。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赵渤文认为,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对比来看,主体内容变化不大,主要在修正系数、平衡值和基准值、配额结转等方面有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首先,正式稿中去掉了冷却方式的修正系数,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于燃煤机组配额计算方式的简化;其次,正式稿将燃煤机组发电的平衡值提升了2%左右,这一提升也将减轻燃煤机组在发电板块碳排放配额的压力;正式稿中,最大可结转量的计算公式中加入了“基础可结转量”,为10000吨二氧化碳,这相当于提高了可结转量的下限。综合来看,三项调整实际上是以简化计算方法、提高配额量和放宽结转量等方式,为燃煤机组的减轻履约的负担。当然,从整个分配方案来看,碳配额依然按照前期的计划有序收紧,临近履约期叠加结转规则的明确,全国碳市场碳配额价格也水涨船高,突破了今年5月创下的高点103元/吨,并屡创新高。后期来看碳价或将继续保持相对强势,碳市场交易也将更加活跃。
数据解读
宏观-数据: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略有上升
在23日的发布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31.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3%,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4.1%,汽车、金属制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刘新伟分析,工业增加值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工业部门的生产劳动成果。2023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9.9万亿元,占GDP比重31.7%。前三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例上升0.1个百分点。2023年工业投资增速表现亮眼,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汽车、金属制品、铁路等行业表现较好,有效带动经济增长。
宏观-船舶:中国造船订单排期至2028年
根据克拉克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9日),2024年9月份全球新签订单116艘,共计3,865,556CGT。与2024年8月份全球新签订单180艘,共计5,736,893CGT相比较,数量环比减少64艘,修正总吨环比下降32.62%。与2023年9月份全球新签订单245艘,共计3960462CGT相比较,数量同比减少129艘,修正总吨同比下降2.40%。
卓创资讯行业研究员刘新伟分析,从全球数据看,全球造船订单保持回落态势,但国内新接订单量保持增长态势。1-9月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55.1%、74.7%和61.4%。具体来看,在前九月我国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在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各家造船厂都提前完成了今年的经营指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当前国内船企订单量充足,中国船舶董事长盛纪纲近期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饱满,排期已至2027年底,部分已到2028年,所属各船厂产能已接近满负荷运行。中国重工董事长王永良称,目前全球船企手持订单规模大,生产排期已至2028年。当前处于船舶行业的景气周期,充沛的订单可以持续到2028年,对船板等材料形成强需求。
宏观事件关注
10.24:美国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10.27:9 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10.29:美国 10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JOLTS9 月职缺调查
10.30:美国 10 月 ADP 就业人数、美国三季度实际 GDP 年化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