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5年2月,全国碳市场延续疲弱态势,价格下探至90元关口引发市场对止跌节点的关注。市场聚焦两会政策定调及钢铁等行业纳入碳市场进程,期待供需重构与电碳协同机制破局。
一、碳市场行情:市场疲弱延续
2025年2月,全国碳市场延续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疲软态势,碳配额价格持续走低。截至2025年2月27日,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碳市场碳配额(CEA)均价91.68元/吨,环比下跌3.42个百分点,但仍较去年同期高19.17%。月末几个交易日碳配额价格一度下破90元/吨关口,何时止跌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成交量方面,虽然较去年四季度的活跃期有明显收缩,但已经较今年1月有明显回暖,2月日均成交量3.65万吨,环比翻倍但同比依然有较大降幅。
总体来看,2月的碳市场仍然没有走出履约后的疲弱期,价格和成交量都表现的相对疲弱,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配额分配机制下短期的供需失衡,叠加跨期结转制度的限制,控排企业为了应对不确定性普遍存在“惜售”的心态,同时CCER的重启将给给碳市场带来更多的供应,冲击了前期的供需平衡点,因此诸多压力下碳价和交易量萎靡不振。
后期来看,市场更关注3月两会对双碳目标的政策定调以及国内能源市场和碳市场的衔接情况,同时国内新行业的碳配额分配制度也备受关注。碳价或将继续延续筑底态势,二季度或将走出新的趋势。

三、国内双碳政策跟踪: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发布
本月的双碳政策重点是新能源电价市场化、储能和能源发展指导意见等能源政策方面。2025年,我国的能源政策将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加速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改革,推动传统能源优化与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各行业需结合自身特点,抓住技术升级、市场扩容和国际合作机遇,应对转型中的挑战。
可以看到,《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了2025年我国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有三大方向:
第一,提高供应保障能力,一方面传统能源保持托底重任,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保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增速加快,油气储备规模持续扩大;另一方面电力继续扩容,目标是全国发电总装机达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装机超2亿千瓦,跨省输电能力提升。
第二,继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提高非化石能源的占比,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至60%,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0%;另一方面继续推动重点领域的非化石能源替代,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加速,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零碳园区成新增长点。
第三,注重发展效益质量,主要为煤电优化调整,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合理化,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智能化与市场建设,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以下是双碳相关政策列表,供参考:

(更多信息和政策解读,请参阅《碳市场观察报告2025年2月刊》。
报告地址:
https://vip.sci99.com/pages/showreports.html?id=313666&hyProductId=6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