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创 大宗产经资讯(20250410)
来源:卓创资讯 赵渤文    发布时间:2025-04-10

商品宏观观察

每日商品板块异动

人民币汇率走势/美元指数

商品领域跟踪

能源:特朗普关税举动紧牵油价过山车”

截至2025年4月9日,国际油价长阳大涨,一举收复前两日失地,WTI主力合约结算价62.53美元/桶,涨幅达4.65%;Brent主力合约结算价65.48美元/桶,涨幅4.23%。HH天然气报收3.738美元/MMBtu,涨幅7.44%;TTF天然气报收33.666欧元/兆瓦时,跌幅7.08%。国内动力煤市场整体保持坚挺态势,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陕西榆林Q6000大卡动力煤主流市场价格环比增加5元/吨,刚需仍有支撑,市场煤销售大多较为顺畅。国际油价和天然气期价仍旧被“关税”话题牵扯神经,4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后中国对美国提高“对等关税”税率进行反制,将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也由34%提至84%,国际油价日内一度下跌至55.12美元/桶(WTI),Brent跌破60美元/桶。但4月10日凌晨,随着特朗普表示将对数十个国家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国际油价应声上涨,甚至WTI最终重回60美元/桶上方,日内波动幅度惊人的达到14%。也表明了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使得市场情绪不稳,不确定性风险放大了市场对消息驱动的反应程度。同时,中美间的关税战仍在升级,油价仍将保持高波动态势,但尚存缓和预期背景下,存在修复调整空间。天然气近期也跟随“关税战”带来的宏观情绪波动,暂停“全面对等关税”同样提振了HH天然气期价,但随着欧洲对美关税反制和欧气库存增加,TTF天然气仍偏弱。

农业:内外盘大豆玉米向好,关税带来系列不确定性增加

卓创资讯数据监测,4月9日全国玉米均价2188.62元/吨,日涨3.25元/吨,涨幅0.15%;全国一级豆油现货均价7911元/吨,日跌43元/吨,幅度0.54%。国内棕榈油现货港口24度均价9172.5元/吨,日跌167.5元/吨,环比变化-1.79%。进口三级菜籽油均价9389元/吨,跌140元/吨,华东国标一级菜籽油均价9645元/吨,下跌100元/吨。整体来看日内受关税影响略大的品种如玉米大豆维持小涨态势,影响小的品种如小麦持续微跌。东北粮食产区报价上涨,市场存看涨心态,报价普遍偏高。油脂市场受供应充足预期支撑而下行,但接下来需求有望向好且外盘上涨而抑制国内跌势。夜盘方面,因美宣布暂停大部分的“对等关税”90天,谷物与油脂受到支撑,特别是豆系产品全线上行,而菜油棕油表现逊于豆油。当前盘面体现出消息面对市场影响较大,关税延期均短时提振市场人气。美农户低价惜售导致玉米短时供应略紧,生柴前景仍在支撑需求,但欧盟将从下周开始对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这将阻止美国玉米大量流入欧洲。当下美国计划对与中国相关的船只征收关税,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并抑制对美国产品的需求,亚洲买家一直在减少采购美国农产品。接下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在继续加剧。

化工:烧碱液氯双跌,氯碱后市供需承压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截至4月9日,山东32%液碱市场价格765-885元/吨,周均价下降5.88%;华北市场轻碱和重碱价格分别环比下跌20元/吨和5元/吨至1430元/吨和1445元/吨,液氯价格环比下跌20.92%,较上周下跌7.68%;期货方面,4月9日,烧碱主力合约收盘价为2355元/吨,跌62元/吨,跌幅2.57%。

烧碱方面,期货与现货同步下挫,供需失衡加剧价格下行压力。供应端,行业开工率小幅提升至年内高位,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截至4月3日当周,烧碱样本企业周度加权平均开工负荷率较上周提升0.92个百分点至88.41%,需求端,虽氧化铝新投产能带来的需求增量形成预期支撑,但短期下游采购节奏尚未明显改善,难以支撑价格上涨。液氯方面,下游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盈利能力恶化抑制液氯需求。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截至4月9日,5型电石料PVC粉、环氧丙烷、聚合MDI价格分别环比下跌80元/吨、50元/吨、400元/吨,分别较上周下跌184元/吨、150元/吨、700元/吨。山东电石法PVC粉、PVC糊电石法、环氧丙烷氯醇法生产毛利分别环比下跌13元/吨、50元/吨、63元/吨。烧碱和液氯价格同步下跌使行业整体盈利承压。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截至4月3日当周,氯碱企业(有自备电厂)ECU平均盈利较上周减少30.01%,无自备电厂的氯碱企业ECU平均盈利较上周减少74.50%至48.15元/吨。后续若下游需求持续低迷,氯碱市场或延续弱势,行业或进入成本驱动阶段。

金属:关税政策预期扰动仍存,黑色有色价格承压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4月9日国内黑色系现货商品价格继续回落,同时有色金属市场延续跌势。其中铁矿石现货价格749.17元/吨,跌1.1%;方坯现货2989元/吨,跌1.29%;螺纹现货3134.76元/吨,跌1.05%;废钢全国6-8mm重废均价为2222元/吨,跌0.8%。当日内原料平稳,钢厂焦炭库存充足,目前采购积极性尚可,铁精粉及热轧价格延续下滑趋势,但后者成交表现好转,呈现跌后反弹,交易向好带动多个市场午后呈现补涨局面,整体情绪与交易氛围较为活跃。宏观层面国内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国内在关税政策上表现强势,后续仍存担忧情绪略有放大迹象。不过从黑色基本面情况来看,需求较此前改善迹象明显,钢厂产量较稳定,市场发货正常,库存压力不大。

热点简评

1.【关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叫停了已于4月9日生效的全面对等关税,暂停期现为90天以期进行贸易谈判,但仍保留了对全球范围内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已于4月5日起生效),并对特定行业继续征收关税,同时暗示未来可能会征收更多。因此,数十个贸易伙伴国暂时得以避免特朗普上周所宣布的11%-50%的高额关税。目前,3月12日生效的25%钢铝关税以及4月2日生效的25%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仍然有效。符合美墨加协定的汽车零部件将继续维持零关税,直到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建立针对其非美国产品征收关税的流程”。此外,特朗普周二表示,有关药品的重大关税即将到来。

2.【关税】49日,为反制美国对中国“对等关税”税率由34%提升至84%,中国宣布调整此前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至84%。随后,特朗普表示在中国宣布对美新一轮反制后,美国对华关税将进一步提高至125%。但同时,特朗普淡化中美贸易争端继续升级的风险,表示不担心和中国的紧张局势升级,也相信能和中国达成协议,且125%关税已经加征到顶。

3.【关税】49日,国新办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方认真履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方违反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关义务;中国践行自由贸易理念,认真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损害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美可以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解决经贸分歧。旨在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系统阐释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阐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损害,展示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意志。(来源:新华社)

4.【关税】据彭博报道,亚马逊聚烯突然取消部分中国供应商库存订单,由于事先毫无预警,供应商怀疑与美国关税政策有关。这些被取消的订单包括沙滩椅、滑板车、空调等商品,涉及多个亚马逊供应商。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取消订单的决定是在川普于4月2日宣布计划对包括中国、越南和泰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之后做出的。

5.CPI/PPI国家统计局: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上涨0.3%。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0.2%。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2.3%。

6.【汽车】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年初至今,累计零售量已达512.7万辆,同比增长6.0%。新能源乘用车领域,3月市场零售量更是达到了99.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8.0%,环比也实现了45.0%的飞跃;而1-3月的累计零售量也已达到242.0万辆,同比增长36.4%。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车在国内市场的零售渗透率已回升至51.1%,这一显著增长态势正是在报废更新、以旧换新以及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多重利好政策叠加推动下实现的。

7.【原油库存】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超预期累库255.3万桶,至4.423亿桶,但成品油库存全线去库,汽油较前一周去库160万桶,至2.36亿桶,馏分油库存去库354.4万桶,至1.111亿桶。当周,美国原油产量较前一周下降虽然美国商业原油12.2万桶/日,至1345.8万桶/日,炼厂开工率提升0.7%至86.7%。

政策速递

1.【经济】国务院总理4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总理强调,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尤为重要,各项工作都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加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在抓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同时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深入落实各项支持性政策,着力规范涉企执法,进一步解决账款拖欠、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服务。(来源:新华社)

2.【消费】49日,商务部等12部门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培育和发展健康消费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更好满足人民健康消费需求。其中,在健康饮食、银发市场服务、体育消费方面,政策提出了多项举措。点评:做好自己的事,注重内部循环,提升消费潜力成为对标关税压制下需求破局的较直接反应,预计接下来包括消费政策在内的其他系列政策出台,将加快速度,政府报告中提到的“超常规”将得到具象化体现。此外,关注“周边命运共同体”会议的相关倡议,对外开拓、扩大份额、进出口多元化的力度持续加大。

3.【电力】4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稿)》指出,结算原则上以自然月为周期开展。已发布的结算结果(含日清分结果)如有变化,应向相关市场经营主体披露变动原因和变动情况。随着我国电力现货市场试点扩大和跨省跨区交易规模增长,原有结算规则已难以适应复杂交易需求。此次《规则》的出台,是对《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2023年发布)的配套补充,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体系。《规则》明确电力市场结算原则上以自然月为周期开展。这一规定解决了此前不同地区结算周期不统一的问题,有利于全国电力市场的统筹管理,降低市场主体(如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的结算复杂度。后期来看,有望进一步发布计量数据管理、结算信息披露格式等配套文件,形成完整的计量结算制度体系,同时电力市场结算规则也将不断与绿证交易、碳市场等机制形成联动,体现环境成本。

4.【油气】4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当推进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营,不得利用对管网设施的控制排挤其他油气经营企业,不得限制上下游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竞争;应当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输送、储存、气化、装卸、转运等运营业务和销售业务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办法》的主要内容有三大方面,分别是强制管网独立运营、开放准入与公平竞争以及数字化与透明度提升。要求要求管网运营企业将运输、储存等中游业务与上游开采、下游销售彻底剥离,禁止利用管网控制权排挤竞争对手。同时对运输、销售等业务进行分账管理,防止通过内部交叉补贴挤压第三方企业利润空间。要求管网企业无歧视地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开放,优先保障民生用气,打破“谁建谁用”的传统模式,同时明确禁止通过限制接入条件、抬高收费门槛、拖延审批流程等程序阻碍竞争。以及推动管网设施信息(如剩余容量、服务标准等)公开,并通过统一平台实现供需对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办法》是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标志着从“物理拆分”向“制度保障”深化,将加速形成“全国一张网”格局,为能源市场化改革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重要事件/数据日历

4.10:中国CPI、PPI、社融等数据;美国CPI、初请失业金人数;美联储3月货币政策纪要

4.11:欧央行行长讲话

4.14:中国3月贸易帐、全社会用电量

4.16:中国一季度GDP、3月社零、工业增加值、固投、房地产、失业率等数据公布;美国3月零售月率

卓创资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依据卓创资讯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卓创资讯无关。版权声明

卓创指数|   指数定制

更多

未能识别您的登录信息,请登录后查询您的客户经理联系方式或拨打4008115599咨询。

客户经理:
联系电话:
企业微信: